156 宫廷变故2(1 / 1)

喝停了还在一旁哭哭啼啼的皇后,便准备应归宁王一行人。

老王爷顾自横冲直撞,推开门口的守卫,进了寝宫。

一进门果真就看见皇后和孙太尉在里面,不由得眉头一皱。

果不其然,难怪黎城内官兵调动频繁,宫门外守卫增多,原来都是他在搞鬼。

一看见是他们,宁王就没好感!

“哟,这么晚了,孙太尉还在啊?是来找皇上的吗?”宁王没好气道。

孙太尉陪着笑脸:“原来是王爷,这么晚了也有事要见皇上吗?”

“怎么,这皇宫就你们能来,本王就来不得了吗?”

“王爷说笑了,这皇宫谁都能来不得,王爷也能来啊!”虽然心里很厌烦宁王,但是没办法,毕竟名义上他还是王爷,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弟,只能对他恭恭敬敬的。

“皇上呢?本王要见皇上!”宁王懒得搭理他那副嘴脸。

“王爷来迟了,皇上他已经睡着了,本来臣也是奉旨觐见,等臣来的时候,皇上已经睡着了!”不愧是老奸巨滑,面对面不用打草稿就能信手拈来、胡编乱造,而且表情是一点变化都没有。

宁王不屑地一笑:“那太尉可真是不走运了,既然来了,那就等本王把皇上叫起来吧!”

孙太尉想着早点脱身,以免露陷,但是又怕引起宁王的怀疑,只好假戏真做,继续下去。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王爷这么说,那下臣就托王爷的福,等皇上起来好了!”

宁王一回头,准备进去叫醒黎王,这时候才注意到皇后脸上的的表情,脸上泪痕犹在,好像是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

对于皇后,宁王也是没什么好感。

后宫中的传言他也是多少知道一点的,后宫的女人们本就处在斗争的漩涡中,更何况她是孙家人,宁王更加深信不疑。

虽然常年远在边疆,对宫中的事情也不太了解,但是对于黎王对于她的态度,宁王也有耳闻。

“皇后娘娘,也有事要见皇上吗?”语气中是那种不屑和轻浮,甚至有一种嘲讽。

皇后在这种时候当然也不甘示弱:“皇叔说笑了,本宫是皇上的妻子,皇上生病了为人妻的来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皇嫂言重了,臣弟只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兄病了这么久了,皇嫂才来看望皇兄,之前可一直都没有来过啊!”就不经意的那么一说。

这不经意的一句话,让皇后大出冷汗,宁王也住宫里,却对宫里的事情知之甚多,听他的语气,自信满满,不像是信手拈来的。

可见其在宫中的势力了。

以前一直以为,宁王他远在边疆,对宫中的情况不可能会详知,现在想来却是大意了。

心里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加防范,否则定会吃了大亏。

都知道皇上说的那番话,皇后也不好再多做解释,只能低着头不说话,心里还在想着刚才孙太尉说的那番话。

如果他真的对皇上做了什么,必定让宁王抓个现行,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可是当她用余光看着他的时候,他却是安然若素,丝毫看不出什么破绽。

心里虽说纠结,但是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宁王一心想着皇上的安危,也不管他们,就径直往深处走。

见到黎王真的安静地躺在龙榻上,心里的担心也顿时少去了一半。

这时候,孙太尉和皇后也跟了进来。

宁王见没什么异常,就准备离去。

孙太尉这时候有意见了,刚才还那么气势汹汹地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跟皇上商量,现在一看见他没事躺在床上就要走,这分明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踏出一步,挡在宁王的前面:“王爷,您刚才不是说有要事相商吗?怎么这么会儿又要走了啊?”

宁王脱口而出:“本王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跟皇上商量,不过见皇上已经熟睡,想想就算了,这段时间以来,皇上没能好好地睡上一觉,好不容易今天有这个机会,本王不想打扰皇上休息。再重要的事情,也比不上皇上能好好休息!”说得理直气壮,让人没有半点挑剔的地方。

这段时间以来,黎王的确是很辛苦。

长久的操劳让身体已经难以支撑下去。

这一病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以前那个精力充沛,日理万机的黎王再也见不到了。

身体素质逐渐变差的黎王不得已放松了朝政,有些事情能不用自己亲自过问的,有些就交给了朝中的大臣,其中孙太尉当然是不二的人选。

有些事情就交给了太子处理,太子也不会辜负众望,将黎王交代的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

孙家势力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趁着黎王没有精力顾及朝政的方方面面,便加紧了夺权的脚步。

一方面,他加快提拔自己的亲信势力,安插至朝中各个重要的部门;另一方面,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排除异己的绝好机会。

很多忠心耿耿的大臣或者不顺从他们的中间势力都没能逃得过他们的大清洗。

太子虽然也掌握了一些实权,但是对于孙家势力的行为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孙太尉是他的亲娘舅,以后黎王驾鹤西去,身为的黎国的太子理所当然的要登基为帝。

太子自身势力单薄,虽然是黎国的储君,但是那些旧臣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觑的。

自古改朝换代都要经历一番势力争斗。

太子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必须趁早就做好准备,以为将来的登基打下基础。

但是,以太子现在的实力,是没办法做到的。

所以他只能依靠朝中一方势力的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依靠他母后的娘家势力。

孙家是皇后的娘家,当然是向着他和皇后的。

所以当皇后要他取孙娴婵为妻的时候,太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虽然他一直想把那个独一无二的位置留给他心爱的晚晴。

在宫中生活了那么多年,太子知道一点,那就是如果手中没有权力,那么就没有话语权,说什么都没用。

如果当初太子执意要让晚晴为太子妃让孙晓婵为太子侧妃,那孙家肯定不答应,这样一来,孙家对太子和皇后就有所顾忌,这是太子现在交换不起的。

太子妃这个位置至关重要,虽然现在看不出什么,可是以后等太子一登基,那太子妃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贵为国母,掌管后宫。

从来后宫就是朝廷势力的延伸,孙太尉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会不遗余力地把太子妃的位子争取过来。

等以后孙晓婵成了皇后,那孙家既是太后的娘家,又是皇后的娘家,这一点对于太子和孙太尉都是有利的。

一方面,太子跟孙家会亲上加亲,另一方面孙家也会顾及跟皇家的这层关系千方百计地巩固新皇的皇权。

这是双赢的局面。

黎王知道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所以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孙家能有今天的势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了。

这是历史问题,多年一来的逐渐积累才造就了孙家的今天。

黎王在位的几十年,虽然已经着手削弱孙家的势力,但是形势却没有那么乐观。

孙家这一代的家长继承了他们先祖的优良基因,个能能力很强。

在孙家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坐上了黎国太尉的位子,控制了大部分的兵马。

早在登基之初,黎王就亲手提拔了一批忠诚于皇家的新生代官员,这些年来更是笼络了不少的大臣。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终于有了自己的一批举足轻重的势力。

但是黎王又不能让他们过于膨胀,于是又扶持了几个新生的势力,然他们相互抗衡、相互制约。

经过这几十年的积累,孙太尉早就不满足与这样一种被制约的局势。

所以孙家一直在不断巩固自己的势力。

随着黎王一天天的变老,孙家的野心也逐渐变大。

朝中那种平衡的局势也逐渐被打破了。

黎王看在眼中,也是焦急。

他把削弱孙家当成是自己的执政目标,但是年纪大了对于朝政也逐渐力不从心。

他只能寄希望于太子能够完成他的心愿了。

但是当太子妃被孙家夺走了之后,他也意识到依靠太子是不能完成这一宏伟的目标的。

所以,他才有了长远的计划,也才有了后来的种种布局……

孙太尉毫不顾忌地直视宁王的眼睛,这些事情他们都是心知肚明。

随着宁王的回归,孙太尉逐渐感觉局势又发生了未免的变化。

所以,对于宁王,孙太尉巴不得处之而后快。

但是,忌惮于他在朝中的威望,又不敢轻举妄动。

宁王被他看得不舒服:“怎么?孙太尉有什么要说的吗?”

“方才,王爷让下臣一起面觐皇上,说是一起禀报要事,现在又要作罢,试问王爷是否在捉弄下官啊?”本来心里就不爽,现在还这么耍他,孙太尉的心里当然不舒服,也顾不上其他,就想要讨个说法。

皇后一听,心里更加着急。

刚才还说对皇上做了什么,宁王硬要见驾,心里已经是七上八下。

现在难得宁王作罢,只管让他离去便是,哪还有不依不饶的道理,万一要是露了马脚,那后果就严重了。

近几年,皇后越来越不懂这个哥哥心里的想法了。

“本王刚才已经说过了,让皇上好好休息,难道太尉听不懂吗?”宁王有些不耐烦了。

“下官当然没有那个意思,只是被王爷的言行弄得有些难堪了!”

“难堪!难不成还要本王向你道歉不成!”语气有些不高兴了。

见到宁王那样的反应,孙太尉心里有了成就感。

谅你再有威望,也得忌惮我三分。

他还想开口一趁口舌之快,谁知宫门又被打开了。

欧阳霄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后面跟着守卫一直在拦着他。

最新小说: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九零福运小俏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