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阿宝 一(1 / 1)

大过年的,阿宝却被父亲拘在家里不准出去,前些日子收集的话本子已全部看完,一时无所事事,便带着梅子去找阿娇。因下雪,门口也无人,进了暖阁,却见阿娇坐在贵妃榻上正在绣一方罗帕,武姨母则坐在她右首,正擎着一面铜镜拔眉毛。武姨母喜好打扮,即便不出门,也要收拾的山青水绿。她容貌上不见得出奇,但打扮得好,和莫夫人站在一处,却把莫夫人衬得像是莫主事的老母亲。

阿宝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笑嘻嘻地,脱下斗篷,叫了声“姨母”,又伸手去拖阿娇:“好姐姐,你去给我烤个红薯来吃,还要杯热热的茶。“

阿娇笑着叹了口气,自下了塌去与婢女们去张罗烤红薯。阿宝上了塌,只盯着武姨母看。武姨母叫她看的不好意思,只得停了手,眉毛已然修得弯弯又细细。

阿宝笑道:“姨母真是好看。”这话倒是真心的。

武姨母红了红脸,笑嗔道:“这孩子,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又有甚好看的?快别尽盯着人看。”

阿宝央道:“姨母也给我拔下眉毛吧。我要娇姐姐一样的眉毛。”阿宝一双眉毛又粗又直,英气有余,秀气不足。虽是一个父亲养出来的女儿,但阿娇却是娇娇弱弱,她的一对秀眉也使得阿宝艳羡不已。

武姨母听了倒唬了一跳,笑道:“你小小年纪,哪里要拔眉毛了?被你父亲知道了,免不了一顿骂。”

阿娇拉着武姨母的袖子哼哼唧唧撒娇弄痴,武姨母被缠不过,叫人拿来热巾子给阿宝眉毛上敷了敷,稍稍拔了些许。拔完一根,正待拔第二根时,武姨母只听阿宝问:“姨母家在哪里啊。上回听阿娇说起,我又给忘了。“

武姨母的男人死后为婆家不容,被赶回娘家,老父母相继过世,又受不得侄子侄媳的脸色,恰巧阿娇娘亲病逝,便来莫家与阿娇为伴。众人也都随阿娇称她一声姨母,说是客,实为仆,平常管着阿娇的两个婢女,照应阿娇一应起居。

若武姨母如实说自己无家可归,无处可去,阿宝也无话可说。偏她是个要面子的。听得阿宝如此问,便道:“我娘家在城南武家镇桃源村,因村里有片桃树林,每年春天桃花开得好,因此叫做桃源村。我老父亲原先是个教书先生——“

“桃源村这般好,为何总不见姨母回家?难道姨母竟从不想家么?“阿宝眨眨眼,装作懵懂无知地样子问。

武姨母手一抖,想起阿宝素日最是鬼怪精灵,原来绕了半天,最终想说的还是这一句。阿宝既看得出,莫夫人想必也晓得自己的心思了。思及此,不觉羞愧难当,面色灰白,心下已凉了半截。

莫主事虽已年过四十,但相貌堂堂,年轻时也是个风流种子。因早年无子,娶了两个姨娘,竟都是福薄的。一个是阿娇的娘亲,生阿娇时难产,红颜早逝;一个是阿宝的娘,也因病早早去了。现仅剩下莫夫人一个,莫夫人却比莫主事还要大三岁,这两年又发福得厉害,单看相貌,如何配得上莫主事?起初因自己寄人篱下,并不敢有什么心思,日子久了,见那莫主事温和有礼,人又潇洒倜傥,不由得生了绮思。想是这阵子往他跟前凑的次数多了些,竟叫人知晓了心思。眼下叫阿宝捉住了语病,暗讽自己赖在莫家不肯走。

阿宝看武姨母白着脸,眼中含泪,只哆嗦着嘴唇却说不出话,便笑嘻嘻地下榻穿鞋——却是连眉毛也不管了。阿娇带着人端了烤好的红薯进来,见武姨母这个形容,又见阿宝起身要走,便有些了然,忙问:“可是阿宝又淘气了?“

武姨母忙摆手,强笑道:“却是我把她的眉毛拔坏了……“

阿娇定睛一看,可不是,阿宝的眉毛一根粗,一根细,“噗“地一笑,道:“小小人儿竟然也要打扮了,这下倒弄得不伦不类。待会儿我再给你仔细拔便是,这些也值当生气。”阿宝便不慌不忙将一个红薯吃了,又饮下一杯热茶。待两根眉毛都拔好,便笑嘻嘻地告辞而去,临走时又强夺了两块阿娇刚绣好的罗帕。

阿娇气得直跺着脚,嗔道:“就知道你是个贼,自己不愿学,成日里疯玩,又都来抢我的。待哪日我禀了父亲,将你狠狠打一顿,治治你的强盗性子才好!”

待出了阿娇的东厢房,梅子也埋怨道:“我们即便针线没有二小姐的好,也不曾短过你这些零碎玩意儿。再者二姑娘心细,但凡衣裳帕子上都绣了自己的名字,你怎好意思拿出去用?”

阿宝只嘻嘻笑道:“我晓得。我就爱看阿娇生气的样儿。”

且不说这边厢武姨母背地里气一阵,哭一阵。那边厢早有多舌之人将阿宝说的话传到莫夫人耳朵里去了。莫夫人听了笑道:“她娘是个少言寡语也没什么心眼的,老爷也是个话不多的闷葫芦,谁知这两个人怎么竟生出个小魔头来!真不知道她像谁。”半响又叹道,“平日里只道她是个不懂事只会疯玩的主儿,可见是个有良心的孩子。不枉我养了她这几年,疼了她这一场。”

次日是上元节,阿宝早早爬起来,叫梅子把银钱备好,就盼天快点黑,好出去观灯。用膳时便与爹爹莫主事提了一句要去观灯。莫主事先前盯着她的眉毛已暗自皱了一会眉,此时闻言,便将筷子一摔,喝道:“不许去!”

莫主事这几日不知为何,只焦躁不安,对外只称抱恙,一应走亲访友都免了,每日只在书房里长吁短叹。动不动就对身边伺候的人大发脾气,因此众人行动都小心翼翼,怕平白无故被骂。因今天正月十五,阖家一起吃团圆饭,他面色才稍稍好了些。阿宝憋在家里多日未曾出去过,想今日上元节,出去观灯总无妨的。却未曾想当着众人的面挨骂。

阿宝也不怕,伸手捉了父亲的袖子假装擦眼泪,嘴里只“嘤嘤”假哭,一桌人只转过脸去暗笑。若是平日,莫主事早已百依百顺,还要问她银子够不够。今日却觉得心头火起,把手里筷子往桌子上一摔,起身就走,这下众人面面相觑,阿宝一时也忘记假哭,只觉得好没面子,两眼慢慢地真的汪了泪珠儿。阿娇却只低着头,装作没看见。

莫夫人晓得莫主事大约是为公事烦恼,便劝阿宝道:“乖阿宝,吃完饭早早歇下吧。外面冷,着了凉就不好了。待下回我去烧香时带你一起去便是了。”阿宝赌气不语,胡乱吃了几筷子菜便跑回房歪着。偏晚饭不小心吃了发物,片刻便发出了一脸大大小小的红疙瘩。数右眉中一粒最大最红最亮,一摸,又疼又痒。

梅子也哄劝道:“小姐这个样子如何出去见人?上元节年年有,无非是看些灯笼,往年也不是没看过,咱们明年再去便是了。”

阿宝也不与她多话,拿阿娇那里得来的帕子往脸上一扎,只露了两个眼睛,又穿好斗篷,带上风帽,直往角门溜去。余下两个年纪小些的婢女是惯了的,乐得阿宝不在好玩耍。梅子也不敢喊人,只得拿了银钱跟在后头。到了门口,想想还是悄悄喊莫主事的长随莫松跟着,灯市也不远,三人便慢悠悠步行走去。

十五夜,银色月光洒在身上,只觉得一片清凉。满城的火树银花,热闹非凡,乐声嘈杂连绵数十里。阿宝吃吃逛逛,买了好些新奇的吃食命莫松拎着,自己和梅子各拎了个兔子灯,又猜中了几个灯谜,得了些玩意儿,心里雀跃不已。

路上,阿宝老是对携手而行的青年男女吃吃发笑,笑得好几对男女慌忙松了手,逃也似地快步躲开。三人说说笑笑,逛到一半,却听身后有人喊:“阿宝,阿宝。”阿宝以为父亲派人来捉她,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却是赵家泽之表哥。

赵家夫人是莫夫人娘家远亲,赵、莫夫人素以姐妹相称。赵家世代经营绸缎铺,在京城中也算得上是富足之家,莫夫人为人谦和,不爱摆那官夫人架子,加之赵夫人刻意逢迎,更是常来常往。阿宝也便称赵家夫人为姨母,赵家儿子为哥哥。那泽之虽出身于商贾之家,却浑身无一丝商人味,其人温文尔雅,又喜读书,因此便是莫主事对他也甚是喜爱。

泽之挤上前来,阿宝看他身边还跟着一个面皮黝黑、十六七岁年纪的少年,那少年看着面熟,觑了觑,却是见过几次的浪荡子姜小八。这姜小八父母早逝,跟着叔父过活,他每日里也没有正事干,只爱游街串巷,吊儿郎当。赵夫人不喜儿子结交贫寒人家子弟,偏泽之称赞姜小八为人豪爽,且有侠义之风,便背地里常与他来往。

两下里厮见后,泽之将阿宝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你这身女孩儿的衣衫好看倒是好看,莫不是借来的吧?”因从小儿一同玩惯了的,阿宝也不生气,只笑着“呸”他了一口。

泽之又问:“怎不见你阿娇姐姐?“

阿宝听了来气,鼻子里冷笑了声,道:“莫主事不许我们出来逛灯市,阿娇最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又怎会违命出来?”

那姜小八听她一番话却有些不解其意,泽之便笑说与他听:“她因从小被宠得无边,一与人置气,便对那人直呼其名,今日怕是莫家伯父不准她出来,便生了气,唤父亲为“莫主事”了。“

那姜小八听了发笑,道:“自己不听话,却好意思怪别人。”阿宝心道这人说话怎恁地无礼,便趁泽之哥哥不注意,偷偷白了他一眼,却又被他看个正着,这下笑意更深,露出一口白牙。

泽之因遇着阿宝,心里甚是欢喜,见她蒙着帕子,以为她冷,正待说话。却有一群衣着鲜艳的女子嘻嘻哈哈经过,当中有两个颜色颇不俗,当中一个向泽之飞了老大一个媚眼儿,又向他怀里扔了一块帕子。

泽之羞红了脸,嘴里挣出来三个字:“这,这,这……”

阿宝只笑吟吟地看他笑话,那姜小八便解围道:“外头甚冷。不如寻一家茶馆,我们进去好坐着说话。“

阿宝道:“茶馆不如酒馆好。”姜小八便笑出了声。

泽之也笑:“你不过小小年纪,去酒馆却不大好。”

阿宝今日被说了几遍“小小年纪”,不觉着恼,闻言转身便走,道:“你也不过才比我大三岁而已,却老气横秋如莫主事一般。”

姜小八哈哈大笑,泽之慌了神,忙上前将她拉住,左哄右哄。

到底寻了一家干净些的酒馆,里头早已是满座。等了些时候,终于空出一个桌子,却是靠里间看不到外头景致的位子。当下落了座,泽之随意点了些酒菜并素日阿宝爱吃的点心,又道:“里头不冷了,你脸上帕子拿掉吧。“

阿宝摇头,梅子却在后头多嘴:”我们姑娘因吃了些发物,脸上发了好些疙瘩,因此才蒙上帕子的。“

众人皆笑,阿宝气红了脸,推梅子道:“你快到一边去,别跟在我身后。“

既被梅子说破,不好意思再蒙着脸,便将帕子慢慢拿下。看姜小八又盯着自己的脸看,他心里想必在嘲笑自己一张疙瘩脸,哼了一声,又瞪他一眼,几人又笑个不住。

阿宝因看那姜小八从袖子里摸出一个草编的蝈蝈儿把玩,看上去却也甚灵动有趣,远远望着,竟像是真的一样。便问:“你这是哪里买的?我一路走来却未看到有人卖。”

姜小八道:“这不是买的,是我今日从一个师兄那里得来的。你若喜欢,送与你便是。“言罢,果真递给阿宝,阿宝接过,心里甚是欢喜,道:”这怎么好意思,我还是拿东西同你换吧。我也买了一些吃食并一对兔子灯,你想要哪样?“便将自己的一堆零碎都堆在桌子上,有玫瑰馅饼,山楂糕,糖炒栗子,又有几个猜中灯谜得来的香囊并络子。

姜小八道:”我不爱吃这些甜的,将兔子灯给我吧。“果真将一个兔子灯从阿宝手里接过去,小心放在脚下。

阿宝又忙忙问道:“一段时日不见,你为何又有了师兄?莫不是入了什么江湖门派?“

姜小八嘿嘿笑了两声,道:“我只是在城西武馆拜了师傅学些武艺而已,学武的可不都是以师兄弟互称么。“

阿宝听得心向往之,拱了拱手道:”姜大侠,失敬失敬。“

泽之向姜小八笑道:“阿宝妹妹最爱看些侠客义士的话本子。七八岁时,有一次不知为何与莫主事生气,便拿了庙会上买来的木剑,说要离家出走,今后一生都流浪江湖,再不归家。“

这些事,梅子与莫松都是知道的,却也跟着嘻嘻笑。

阿宝顾不上和他生气,只问姜小八:“那你武艺如何,学成后便是武林高手么?将来要行走江湖么?“

姜小八道:“才学了两三个月而已,马步还扎不好呢。将来如何却不晓得,到衙门做捕快也罢,去大户人家做家丁保家护院也罢,一切都要看机遇。“

阿宝以手捧心,听得一脸向往,嘴里差点流出哈喇子,只恨不得自己不是男子,好即刻同他一起去拜师学艺,将来能仗剑走天涯。

泽之见了她此时形容,不由笑着连连摇头。梅子与莫松是知道阿宝性子的,也不以为异。

几人说说笑笑,不觉已过戌时,酒馆里又进了几个男人搂着衣着妖娆的女子,这些人大声调笑,也不避人。泽之听着皱眉,又怕阿宝回得晚了要吃挂落,若莫主事知道她晚归是因为和自己一起混,怕到时连自己也要厌恶,便向她主仆三人道:”天已不早了,你们还是早些回去吧。太晚了倒要使伯父母担心的。“

阿宝偷着跑出来,总是有些心虚的,这半日已是心满意足,便又蒙好了脸,依依不舍起身,对姜小八拱了拱手,道:”姜大侠,我先走了,后会有期。“那姜小八也抱拳,笑吟吟地回礼:“莫女侠,后会有期。”

阿宝刚出店门没走几步,却见泽之追上来问她道:“你的蛐蛐儿呢?“阿宝不解何故,便从袖子里摸出来拿给他看。

泽之道:“这蝈蝈儿其实一般,你这个给我,待我明日得了空给你寻一筐去,且都要比这个好,你看如何?”三言两语便将蝈蝈儿哄去。阿宝也无可无不可。泽之见她蒙在脸上的帕子歪了,便伸手给她理了理,却被他看到帕子角上的一个“娇“字,登时笑了,道:“你也大了,女红也学些吧,见了生人也胡说胡闹、胡乱要东西的性子也须改改才好。“

阿宝知道他是为自己好,嘴上却强辩:”你一时说我小,一时说我大。大小都由着你说。再者,我也并没有强要人家东西,是我换来的。“

泽之只得笑着叹气,知道她不愿意听,又怕多说为她厌烦,但还是左叮嘱一句你路上小心,别被人冲撞了才好,右叮嘱一句你二人好生看护她早些儿回家,方才让她主仆三人走了。

最新小说: 天之下 诛锦 短篇小说合集 全宇宙都在氪金养我 竹马草莓味 傅少的冷情娇妻 为妻不贤 田园娇宠:猎户家的小娘子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末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