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海经之大禹历险记 > 第六章 东亚 西太平洋 历险记

第六章 东亚 西太平洋 历险记(1 / 1)

()印度尼西亚西婆罗洲的丛林中,平缓的斜坡。

树丛中是几个用树枝、树叶、杂草搭成的窝棚。

一个窝棚门口,一个三尺高的男鸟人向女人们走去。他全身**,皮肤粗糙,布满细小的疙瘩,像鸡皮;细腿,细胳膊,小脚,细脚趾,小手,细手指;小头,披着长发,三角形的小脸长对圆眼,突出的鸟喙里只长一只巨大的门牙。几个全裸的女鸟人挺着小而尖的**,双手搁在大腿上,坐在几个篮球大的白蛋上,神情专注地孵化。

男鸟人大叫:“喂,怎么到现在还没出来?”

一个女鸟人腾地跳下地来,从一旁拿块干净抹布,专注地看她孵的蛋。蛋里传出“笃笃笃”的声音。一会,蛋大端一块壳蹦起来,一只牙齿伸出破口,又“笃笃笃”啄蛋壳。一个小脑袋伸出来。蛋壳撞飞,幻成大字:

东亚(西太平洋)历险记

雪原。道口竖着“军事禁区”的告示牌。

军用简易围墙入口,警卫森严,车辆频繁进出。

岩洞前正在建造秦始皇兵马俑馆式的高敞建筑。

军人警戒,军人施工,一派繁忙紧张景象。

黄浦江夜景。

某科学院。安保人员换成军人。

戒备森严。院内空无一人。

大礼堂密不透风,人头济济。

石磨盘在“留声机”上转动。

光影合成画面:

六架飞车离开南极大陆。

(大禹的画外音)。

我们浮海北上,登上留尼汪岛。

飞车前方出现小岛。岛中部耸立着几座高大的火山。

飞车上岸。

群山苍翠,积雪的巅峰在云中时隐时现。

飞车停在山脚,大家走出飞车。

山坡上挂着许多银白的飞流瀑布。

大禹感叹:“弹丸之岛竟有如此美景!”

“按我们的历法,现在是初春,这里却是一派盛夏景象。”夷羿擦着汗,满怀希望。“要能下场雨就爽快了。”

话音刚落,暴雨骤降,大家忙不迭躲进飞车。

风停雨息。

昆仑奴开门,往下一看,马上缩回去,惊呼:“不到一天时间,平地水深三尺半,真是暴雨之岛!”

姬柔从舱门里向外探着上半身大笑:“别怕,一会水就流光,不会像中华五千多年前那样形成大洪水,要女娲娘娘补天哩。”

大禹也探出身来:“柔,这世上看来没你不知道的事。你刚才提到造人、补天的女娲娘娘,那你说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河漏的那场大洪水的起因吧——中华民族始终处于水患中。”

姬刚接口:“这样说话太不方便了,我们找干地坐下来边吃边谈吧。”

飞车在积水中疾驰。

不一会,前方出现大片干地。

大家席地而坐吃饭。

姬柔:“女娲时代的洪水确实来自天上,不过不是天河水泻到地面,而是一颗扫帚星造成的。扫帚星不是民间传说中的恶煞,而和我们有时拾到的陨石相似。扫帚星由石块、尘土、冰块合成,和流星一样在天上飞。那年,一颗扫帚星即彗星从几万里高空落下来,在半空炸开。石块撞到地上,引起森林、草原大火,还撞出许多大坑,东方靠海地方有个大湖,当地人叫太湖,就是它爆裂的一块大碎块撞击而成。先人看到地陷下去了,就以为地维绝了。同时,大冰块在高空融化,水从天而降,先人就以为是天河漏了。尘土在天空飘逸,遮蔽太阳,过几年才落地,先人就以为天柱折,一块天坍塌了。遮天蔽日的尘埃引起连绵大雨……这就是那场洪水的起因。”

大禹频频点头:“闻所未闻,精辟入里。”

姬刚补充:“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也该考证。禹,我们的飞车曾飞过很高的山,你碰到天了吗?天怎么能补?你足迹遍九州,又考察域外至今,你找到五色石子了吗?没有。传说中女娲补天用的五色石。其实是彗星烧剩的小陨石。女娲炼陨石做什么用呢?”

大禹:“你俩来自比我们先进的奇肱国,我现在不能理解你们的话,经过这段走出国门的考察,我至少不否定。我会穷我一生,在实践中研究﹑理解。”

雪原工地上响起警报……

高空,几颗人造卫星相互追逐。

大礼堂内,光影合成画面突然定格,然后转换成科学院一个角落的景象。古玩天马突然从姬云手中逸向墙壁……

科学院内警报大作。

偏僻的角落。

强力手电筒的强光随着古玩天马降落方向射向一坛花草,十几支微型冲锋枪一起瞄准。

花草竟升起来了,原来被几个黑衣人顶着。

大礼堂内,光影合成画面恢复了:

呈倒三角形的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大禹的话外音):

我们继续向东北方航行,拜访了印度尼西亚群岛,登上“诗之岛”。

飞车上岸,停在一起。

眼前是肥沃的平原,点缀着丘陵。

大禹一行走出飞车,不带神兽,信步走去。

大家举目望去,青翠欲滴,生机盎然,遍地奇花,漫坡鲜果。

大禹赞叹:“这热带的小岛真是得天独厚啊!”

话犹未了,只见北方耸立的十几座气势峥嵘﹑烟云缭绕﹑使人望而生畏的锥形山中的一座最高峰猛烈喷发了。巨大的火舌和浓烟升上天空,把半边天都烧红﹑遮黑了,随后传来“隆隆”的巨响。

火山灰飘落到他们不远的前方。

禹不由得摇头:“想不到这诗一般的花园小岛上还会发生这么大的灾难!一边是仙境,一边是炼狱,真是奇之又奇!”

“是呀,我们炎州的这座火林山就叫“世界的脐眼”,怎不喷火吐焰呢?”身后响起人声。

大禹他们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个身材矮小﹑只下身有遮羞布﹑肤色黄中带黑的当地人。

“嘿!这位大哥,我们打搅你们了!我们来自中华,初到贵地,还来不及拜访你们,请原谅!”姒启学乖了,抢着向土人作揖,又满脸惊诧地拉住土人的手,“咦,你手里是只青蛙吗?怪模怪样的?”

土人举起青蛙:“远道而来的的小兄弟,不要客气!我是酋长的儿子,欢迎贵客们莅临本部落!请看吧。”

大家凑上来细看。

青蛙全身呈明亮的紫色,小脑袋,小眼睛,小嘴巴。

姬刚微笑:“原来是恐龙的小伙伴。”

姒启笑嗔:“亏舅舅博学多才哩!小不点儿的青蛙和硕大无朋的恐龙怎么扯得上亲戚?”

姬柔微笑:“你舅舅的意思是它和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古老的生物。”

姬刚清清嗓子:“这孩子就爱和我抬杠。我从头讲起吧。在远古时代,有恐龙,也有青蛙。它们既能在陆上生活,也能生活在水中,叫两栖动物。我们已讲过,扫帚星掉下来造成大洪水。6500万年前,有颗小山般的石头星从月亮那么高处掉到地上。这非同小可啊!它不但在地上撞出个大坑,引起大火,使尘土飞上天,遮蔽阳光达二十年之久,还撞穿地面,引起比我们刚才看到的火山喷发不知道强烈多少万倍的火山爆发。火山灰喷发到天上,也飘了二十年之久。那时的情景真是世界末日啊!二十年没有阳光,全世界冻成冰,植物几乎死光,别说像恐龙那样的巨无霸冻饿而死,连小动物也所剩无几,只有老鼠的祖先——啮齿类热血动物等少数物种挺过这场浩劫。青蛙﹑蛇﹑恐龙﹑蜥蜴等都是冷血动物,体温跟着环境变化,很难熬过这场浩劫。这种青蛙挺过来了,又保持原样不变,代代相传至今,真是奇迹!”

姬柔补充:“全世界的人类对二次大洪水留下了各种惨痛的传说,然而,人类并不知道,出现人类之前,全世界的生物经历过六次最严重的大灭绝。四亿四千万年前发生的一次,近七成的生物灭绝了。太阳有种看不见的光,每隔几百万年到几千万年会大量照到地球上,形成厚达几百里的﹑经久不散的﹑棕褐色的烟雾。烟雾闷死植物﹑动物,还会降低温度,使全世界结冰,冻死生物。二亿五千万年前,古海洋被一种有毒气体(硫化氢)污染,海洋生物种类减少了一半,生命存在的﹑进化的系统彻底更新,是生物大灭绝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全世界就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变,也就是说,生命形式换了个时代。”

姒启:“太阳里有金乌——黑色的乌鸦,这看不见的毒光就是它发出的吧?”

夷羿打他屁股:“启儿,你忘了吗?爷爷射下的是金乌,不是太阳。”

大禹抖抖身体,又点点头:“柔,你说人类不是一开始就有?这就是你和大舅子整套理论的前提?”

被冷落一旁的土人按捺不住,大叫:“喂!你们慢点谈古论今呀。你们要见我爸爸,到部落里做客吗?”

大禹拊掌大笑,拍拍他的肩膀,从腰包里抽出一件内衣友好地替他穿上:“小小礼品,不成敬意,还请笑纳。唷,还未讨教尊姓大名哩!”

土人捏着内衣下摆,左看右看,兴高采烈:“免贵!就叫我苏哈托吧。太谢谢你了,我带你们看我们捉猩猩。”

姒启一蹦三尺高:“捉猩猩?去!去!去呀!”

山间的盆地,一条大路穿过。

大禹一行和神兽隐身在山上林间。土人们在后。

路那头传来嘈杂的、高高低低的、粗粗尖尖的怪叫声。不一会,尘土飞扬,出现百来只大猩猩,走得很快。

它们停下了。

路中和周围放着十坛酒,五缸酒糟,一百多只草鞋。

它们绕物一圈,不住抽动鼻子,还流出口水。

为首的最大的猩猩大笑大叫:“苏哈托你这坏小子,领着你的兄弟来引诱我们吗?我们才不上当哩!”

几只大猩猩跟着乱叫:

“苏哈托,你前天和老婆吵架,她回娘家去了,快去找她回来!”

“瓦希曼,你没看牢大妹妹,前天她跟情人逃了,你怎样向爹妈交待,向妹夫交待?”

“苏西洛,你昨天摔跤输了,羞也不羞!你比不上你爷爷苏帕西,他当年十里方圆无敌手!”

大禹他们在林中忍俊不禁,拼命捂住嘴巴,不让自己笑出来。

最大的猩猩大叫:“苏哈托!**的!我们去也!”

猩猩们一哄而散,又排成几路纵队,“呜路哇啦”地乱嚷着走了。

姒启忍不住惊呼:“他们走了!苏哈托……”

苏哈托捂住他的嘴:“别急!看下去。”

山下,猩猩们走出不到十丈,又转回来了。

它们席地而坐,拿碗窑舀酒和酒糟,互相客气地相让着,然后大吃大喝,大呼小叫,又拿起草鞋穿到脚上,还反复结扎,唯恐不紧。

它们风卷残云般吃了个精光,酩酊大醉。

首领嗫嗫懦懦:“回﹑回去,还﹑还是往﹑往前﹑前走?起﹑起来﹑来呀!”

猩猩们站起来,醉态可人,七歪八斜地相互搀扶着往前迈步。

草鞋连在一起,它们互相牵扯……

苏哈托大叫:“倒也!倒也!”带人冲下山去。

猩猩们大叫:“逃也!逃也!”一个跟着一个跌倒在地,有气无力地挣扎。

土人拿出麻绳捆绑猩猩,又连成一串。

苏哈托刮刮猩猩首领的塌鼻子,嗤笑道:“按惯例,你们应当自己推出最肥胖的来给我们开第一刀;今天,你先就戮,还是指定成群老婆中的一个?”

猩猩们听说,全体互相对望,嚎啕大哭。

大禹一行上前。

猩猩首领马上大叫:“禹王,禹王!你昨天刚来,救救我们!”

大禹摸摸它的头:“猩猩,你们不比人类笨,可惜只知往事,不知将来;知人姓名,不知人性。你们的模样和人接近,应当是人的近亲。这样,你答应以后带家族迁到中华去,我可替你求情,放你们一条生路。”

猩猩首领马上跪下叩头:“遵命!”

苏哈托扯扯它耳朵:“起来!我们卖禹王圣面,不伤你们一根毫毛。不过,死罪可免,活罪不饶。从今天起,你们跟我部落人学做家务﹑农活,不许有一个逃走。过上几年,你们会侍侯人了,大禹王会接你们去中华定居,传种接代。”

首领大喊:“遵命!谢禹王和大哥!”

猩猩们跟着大叫:“遵命!”

三头神兽才畏畏缩缩地走出山林,来到人群后,远远观望。

猩猩首领看见,直起身来,神气活现地大叫:“喂!天马,天狗,駮,你们不好好呆在中华,万里迢迢来向我们舍身吗?”

神兽们马上往后退缩,眼睛现出惧色。

夷羿惊诧莫名:“我这三头神兽所向披靡,竟如此畏惧你们猩猩?”

猩猩首领得意洋洋:“射日英雄老人家,动物中除了我们,哪个种类力大无穷,又能腾跃攀援呢?我们成群结队肉搏,天生是这三兽的克星。正如人天生是我们的克星一样。”

大禹大笑:“猩猩,除人以外,生物都有天敌,这是现实,但不排除和睦相处。从今以后,你们和它们友爱互助,好吗?”

首领拜倒:“禹王,遵命!”

三头神兽走上前来,大叫着点头:“天马!天马!”“喵!喵喵!”“咚!咚咚!”

苏哈托握住大禹的手:“禹王,你不仅恩泽百姓,还德被鸟兽,我带你们拜访鸟人部落吧。我们一向与鸟人和平共处,我相信你们也会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我们没顾忌了。”

原始森林中有块空地。

苏哈托指着前方小山坡上较矮的树丛:“这块空地是他们集中活动的地方,他们就住在山坡上。”

他双手撮嘴,发出鸟鸣。

山坡上发出回应的鸟鸣,接着,树丛中走出来几个三尺小儿。他们全身**,头披长毛。

大禹一行等他们走近,才看清是成人。他们皮肤粗糙,布满细小的疙瘩,像鸡皮;细腿,细胳膊,小脚,细脚趾,小手,细手指;小头,披着长发,三角形的小脸长对圆眼,突出的鸟喙里只长一只巨大的门牙。

鸟人和苏哈托互相打着手势,如鸟儿般鸣叫着对话。

苏哈托回头对大禹说:“他们会说我们的话,但看到外国人,就和我说鸟语。我向他们担保你们是友好的,他们高兴地请你们作客。”

大禹向他和鸟人们作揖:“恭敬不如从命。谢谢了!”

一行人跟着鸟人们走上缓缓的山坡。

鸟人安家在树丛中,用树枝树叶杂草搭成窝棚。一个窝棚门口,几个全裸的女鸟人挺着小而尖的**,双手搁在大腿上,坐在几个篮球大的白蛋上,神情专注,一声不吭。

苏哈托指点:“这几个女人专管孵化,这段时间不作别的事。”

话音刚落,一个女人腾地跳下蛋来,从一旁拿过一块干净抹布,专注地看着蛋。蛋里传出“笃笃笃”的声音。一会,蛋壳大端一块壳蹦起来,一只牙齿伸出破口,又“笃笃笃”地啄蛋壳。

然后一个小脑袋伸出来。

大家看呆了,看着婴儿破壳而出,女人抹净他(她)身上的污水,喂奶。

“请吃!不知道你们来,只有这个是现成的,将就吃吧。”大禹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鸟人捧着个陶罐。

苏哈托笑了:“客人有自己的食物,不吃活的虫子。”

大禹示意一个侍从,侍从从包袱里拿出小刀、筷子、衣服等,呈给大禹。

大禹将东西放到鸟人手里:“感谢你们盛情接待!我们出门太久,礼物少了点,还请笑纳。”

鸟人们围上来,开心地笑了;有几个人腋下有肉翅。

入夜,林中空地篝火熊熊。

鸟人和大禹他们烧吃大禹带来的中国食物,试穿衣服。

鸟人酋长轻轻击掌,鸟人中走出来二男二女,各捧只带彩纹的大蛋。四人走到大禹前,一起下跪:“中华之王啊,请允许我们夫妻从此听候您的差遣。”

大禹赶紧和夷羿﹑姬刚﹑姬柔扶他们起身。大禹回顾酋长,以眼示意。

酋长脱下上衣,露出腋下发达的肉翅,又示意四人也脱下上衣,露出发达的肉翅。

酋长站起来,握住大禹和姬柔的手,诚恳请求:“尊敬的禹王,我们的部落是翼民国的一支,不知是哪一代的祖先迁居到这‘世界的脐眼’即‘世界的中心’附近的群岛上来。我们这里多天灾,又近亲结婚,日趋式微。您看,现在十个人中,只有不到二人还有翅膀,也不知哪年会灭族哩。我恳请你带走我部落里最优秀的一对夫妻苏门腊﹑苏亚齐和我的儿子﹑儿媳梅班达﹑梅爪哇,跟你周游世界,寻找翼民国其他部落,好与我们部落通婚,延续血脉。我更祁请你慈悲为怀,让他们的后代——四只蛋孵出的小鸟人和中华的人通婚,改善人种。您放心,这蛋保存得好,十年后仍能孵化。请允许鸟人侍奉你左右,替你当信使吧!老汉此举或许唐突,不过我想,您不会无论远近都驾飞车吧,有些不超过千里的小事,就让飞人信使办吧,或许能对治水大业效绵薄之力。”

大禹沉吟片刻,用力摇酋长的手,毅然决然答应:“谢谢酋长!我接受你的拳拳盛意。”又举起酋长的手,面向鸟人们大声说:“不光这两对伉俪,鸟人兄弟姐妹们,只要你们愿意,随时可以到神洲来,融入中华大家庭!”

鸟人们跳跃,欢呼。

酋长请大禹他们坐下:“禹王,苏哈托居住的巴厘岛,祖先相传是‘世界的脐眼’即‘世界的中心’其实,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的祖先是分段飞到此地的,因此知道东北方茫茫大洋中有座小岛,叫波纳普岛,也叫‘世界的中心’,岛上有宏伟的遗迹。这个大群岛的居民,除鸟人酋长代代独门传承这个秘密和绕过群岛的复杂路线,就没人知道了。禹王,你不妨去看看。”

飞车卧舱里,姬柔依偎在大禹怀里,语气沉重:“禹,这个群岛确实是‘世界的脐眼’,除火山爆发,还不时发生大地震和大海啸。七万年前,这里发生了最大的火山爆发和地震,引发的海啸浪高三十丈,涌过四大洋,几乎毁灭全世界。人类被冲得只剩二千多人,而且集中在我们去过的东胜神洲的二河流域及与东胜神洲接壤的北俱芦洲的死海所在的一块新月型的肥沃土地。这二千多人就是全世界的祖先。”

大禹放开她,将她扳过来,与自己面对面:“不对!传说女娲造人也不过八千年。我们是黄种人,我们接触过白人,黑人,三种人差异极大,怎会是七万年前劫后余生的二千多人的子孙呢?”

姬刚敲门:“天亮了。我可以进来吗?”

大禹起身开门:“请进。”

姬柔向姬刚求援:“哥哥,禹不信七万年前的二千多人是现代人类的祖先;当然,女娲造的人确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姬刚的表情挺严肃:“禹,这是真的,信不信由你。我要补充的是,全世界人类的祖先们人口增加后,逐渐走出这两块土地,迁徙到全世界,其中部分人迁到神洲与女娲造的人的后代融合;三万年前和12000年前,神洲又有人北上,经过一条冰冻而形成的陆桥,移民到你一直想去的西牛贺洲。”

姬柔下床补充:“禹,鸟人酋长的近忧远虑不是空穴来风,这个群岛以后还会毫无先兆﹑不定期地发生火山爆发﹑大地震﹑大海啸,给人类造成巨灾浩劫。”

海岸边,鸟人们送大禹一行。

酋长:“禹王,儿子和媳妇已知船行路线,因此,让他们驾驶芦苇船带你们去波纳普岛吧。那个群岛叫密克罗尼西亚。”

港湾里,鸟人解开一艘有帆的﹑月牙形的芦苇船的缆绳。这船不算小,至少能载大禹这样的人六个。

大禹前后左右观察,叹道:“全用苇绳扎芦苇,再用苇绳拼扎成船,这功夫比木船少多了;铺上木板,一样能用。聪明!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的道理,治水也该发动当地人,用当地的材料,找出当地最省人工的办法,事半功倍。”

姒启拉过昆仑奴:“叔叔,你这么大的个头,你看这么艘船,能航远洋吗?”

梅班达大笑:“兄弟,这船我们还在岛与岛间运货物哩。这船也不是我们鸟人发明的,是以我们的土特产向苏哈托他们交换的。你不放心,就由我们鸟人驾驶好了。”

飞车和苇船并肩行驶在汪洋中。

轻巧的苇船还真有特色,任凭风浪再大也沉不了。两个男鸟人在空中拉纤,两个女鸟人驾舟,还疾驶如飞。

晚上,他们在荒岛上歇息。

篝火旁,大家边吃边谈,唱歌,跳舞。

大禹:“梅班达,我看这一路上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我们想顺便考察,你们却似乎故意避开。这是为什么?”

梅班达:“禀禹王:一是我们鸟人自古以来就认这条海路,不过岛穿屿;二是我们部落历来弱小,又奇模怪样,这群岛上氏族﹑部族﹑部落多得数不胜数,互相尚且攻伐不休,何况看到我们?他们不欺侮甚至杀害我们才怪哩;我们这条路线虽然弯弯曲曲,却也平安顺畅。”

汪洋中央,散布着一串小岛。

梅班达在空中叫:“禹王,快到了!要先绕岛看看吗?”

飞车中传出大禹的声音:“直接登波纳普岛吧,这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我们回中华时顺便看好了。”

他们栓好芦苇船,隐蔽好飞船,登上小岛。

大禹一行目瞪口呆。一副由巨大的建筑群遗址组成的﹑蔚为壮观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到处是宏伟的﹑由巨大的玄武石和珊瑚礁石构筑的﹑圆形庙宇的废墟,石墙的厚度竟达六米,巨大的石块耸立在二十余米高的墙上,还有巨大的屋顶。地上还躺着几十个用整块岩石雕凿成的﹑东倒西歪的﹑巨大的神像。神像全是长脸﹑浓眉﹑深目﹑隆鼻﹑长及双肩的双耳,宛如一母所生,表情傲慢而漠然,目空一切,脸又各有特征,无一雷同。有的神像还戴着红色的﹑圆形的帽子和头饰,有的神像旁就躺着帽子﹑头饰。神像只是上半身,没有下身。

梅班达得意非凡:“怎样?值得来看吧?禹王。”

大禹一行异口同声:“伟大!伟大!”

大家看过废墟,找块空地做饭吃。

姒启:“爸爸,一路经过的小岛,我都留心到,尽管没有人烟,但物产丰富。您叫随从先煮饭烧菜,我和班达哥去找些特产来,或捞点水产来,好吗?”

大禹点头:“去吧,要玩就玩,别找借口。”

众人嘻笑。

姒启和鸟人一路寻去,并没有什么特产,便到岸边,撒网打渔,拾贝类。

他俩往回走,迎面走来三男二女。他们皮肤白皙,身材匀称,脸部轮廓清晰,五官清秀,裸露上身。

姒启从没见过白种半裸女人,目光自然投向白种女人高耸、坚挺﹑圆润的**上。对方却浑然不觉。

一个白种男青年指着鸟人大叫:“快看!这是人,还是鸟?怪物!”

鸟人早已习惯被人视为怪物,对姒启耳语:“别理他们,我们走自己的。”

姒启放下手中的东西,反唇相讥:“我们一路走来,没看见人。请问这岛上有人吗?”

男青年诧异了:“难道我们不是人?”

姒启故作惊异:“是吗?你们是人?女人赤膊,有伤风化,就不是人!”

男青年火了:“你敢说我们不是人?”

姒启拉过梅班达:“你敢说他是怪物?他姓梅名班达,知道吗?你说话前该先托住下巴!”

男青年火冒三丈:“你这小子讨打!”

姒启一推鸟人:“你到试试看!小爷就等你们三人一起上!”

男青年欲迈步上前,被年长的二个男人拉住。

鸟人振翅飞走:“启弟,只可自卫,我报信去了。”

科学院大礼堂内。

一位老学者笑了:“想不到姒启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暨奴隶社会王朝——夏朝的创立者还是个后来才有的封建道德的卫道士,谴责女人赤膊是有伤风化哩。”

一位将军也笑了:“院士,我看未必吧。他是初逢半裸美女,心情激荡,意识朦胧,才寻衅闹事吧?”

众人轻笑。

篝火旁,大禹一行和五个白人一起吃饭,友好,融洽。

大禹向较年长的白种男人送上一块烤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今后应当互派使节,世代友好。我有一事不明,讨教仁兄:岛上并没玄武岩,要造如此宏伟的庙宇,必须漂洋过海到大陆去开采,然后运回来。你说整个群岛最多一千人,就算全是石匠,办得到吗?不可思议!再说为何造呢?我看毫无必要。这伟大的遗迹,你能给我明示吗?”

男人吞下烤鱼,耸耸肩,无可奈何:“禹王,我们祖先迁到岛上,这遗迹就在这儿,谁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恕我无可奉告。不过,我可告诉你们的是,这儿叫‘世界的脐眼’,大洋东南方的一个小岛和彼岸大陆一块地方也叫‘世界的脐眼’。”

大禹兴奋地站起来:“中华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分为三个小岛和一块陆地?‘脐眼’一分为四?这还叫什么脐眼?马上去找另外二个脐眼!我要见识见识!”

姬刚拉他坐下:“禹,先回国休整,按计划先考察北极——另一个洪水主源地吧。”

美丽的富士山。

飞车缓缓驰向富士山。

突然,丛林中响起一片喊声,跑出群半**的黄种人,纷纷跪下,向飞车欢呼。

飞车停下,大禹一行走出飞车,向人们走去。

人们乱纷纷举起手中的小雕像喊:“天神保佑!天神保佑!”

大禹扶起最前面的一位老人:“朋友们好!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们不是天神,是和你们一样的人。请起来!请起来!”

老人只叫:“天神保佑!天神保佑!”又要下跪。

大禹扶住老人:“老伯请起!我们是人,你看看吧。”

老人疑惑地问:“你们不是天神?那你们怎么乘坐和天神一样的神车,还带着雷公﹑电母﹑风伯﹑雨师?”指指飞车﹑黑人﹑鸟人。

大禹情不自禁大笑:“老伯,这几位魁伟﹑奇模怪样的人是我们周游列国,从和你们一样的人的部落里带来的好友,不是神。”

老人摇摇头:“那神车呢?”

“这飞车是奇肱国造的,老伯。”大禹耐心解释,又恍然大悟。“莫非以前有飞车来过?”

老人频频点头:“是呀,听祖辈传说,五百年前……

(老人的画外音):

那天,天神从天而降。

天空中出现个喷火吐烟的巨型火箭,轰鸣着徐徐下降,火箭着地,窗口里飞出几架飞车。飞车驰到聚集在一起的几十个土人不远处停下。舱门无声地滑开,走出几个身着宇航服的宇宙人。他们仅高三尺多。

土人们高举棍棒逼上前来。

宇宙人向人们摇手,人们仍步步紧逼。

双方近在咫尺了,土人们“啊啊“大叫,发动进攻。

一个宇宙人平举手中小小的﹑笔杆似的﹑闪亮的东西,向眼前一块岩石一指,射出道细小的白光,“轰“的一声,石头崩裂。

土人们大惊失色,呆立当场。

宇宙人手又一指,人们高举的棍棒随白光一断为二。

土人们立即匍伏在地。

老人:“天神们住了好久,教给祖先好多本领,然后乘神车一去不复返。从那以后,祖先刻制他们形象的雕像供奉。“

大禹笑着拉拉彼此的衣服:“老伯,我们没穿那种怪衣服,我们衣服的布料﹑款式差不多。我们都是黄头发﹑黑眼睛,是一样的凡人。”

老人若有所悟,似信非信,退后几步,看看大禹一行,点头;看看三头神兽,摇头;看看飞车,点头,又摇头。

姬柔附着大禹耳朵轻语:“禹,既然解释不清,何不耍耍他们……”

姬刚轻喝:“你和启儿一般大?别开玩笑!”

老人终于向土人们大喊:“孩子们,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起来,招待贵客们!”

土人们站起来,举手欢呼:“欢迎!欢迎!”

大禹回头瞅瞅自己人,笑道:“这群岛从空中看像只大虾,我们称中华以外的民族为‘夷’,就叫他们虾夷人吧。走,和他们交朋友去!”

海边,土人们给大禹一行送行。

老人紧握大禹双手:“禹王,我们人口太少,您可别食言呀!”

大禹认真回答:“老伯,我们会动员西南的凉山地区的彝人移民日本这个丰饶的群岛的。他们那儿环境恶劣,迁来,你们双方各得其所,我何乐而不为?”

(大禹的画外音):

我们横渡对马海峡,从今釜山登上朝鲜半岛,驱车北上,跨过鸭绿江,登上温暖湿润的长白山。

苍翠的群山环抱美丽的天池。

大禹一行举步来到池畔,望着泱泱绿水赞叹:“想不到高山之巅会有这么美丽的大湖!”

忽然,池水翻腾,冒出条极大的怪鱼:身体像鱼,脖子细细长长,大嘴里噙条大鱼。接着,冒出另一条怪鱼,张开长满细牙的大嘴抢鱼。怪鱼你追我逐,水花四溅。

大禹:“这是什么鱼?从没见过。”

姬刚:“这就是我讲过的水中的恐龙——鱼龙。”

姒启大惑不解:“这也是龙?我看不像,与大恐龙这种巨无霸截然不同!”

姬刚嗤笑:“启儿,我们周游列国看到的怪人就不是人?怪兽就不是兽?”

大禹:“个头相差悬殊,为什么都叫龙?”

姬刚:“因为它们都是卵生的爬行动物。”

大禹:“这怎么解释?”

姬刚:“恐龙﹑蛇﹑鳄鱼等都是从蛋里孵出来的,又是冷血动物,必需紧贴地面爬行以获取热气,因此叫卵生的爬行动物。”

大禹额手称庆:“原来如此。我得此娇美﹑聪慧的妻子和博古通今﹑通天彻地的大舅子,夫复何求?”

姬刚不无得意地朗笑:“知我者,妹夫也!”

姬柔:“别研讨不休了。面对如此美景,我们玩玩。”

大家信步走去。

林木郁郁葱葱,野草比人还高。

姒启拨开草丛:“唷!一个山洞!”不管好歹,一头钻进去。

大禹微笑:“他呀,还是个孩子。”

话音刚落,姒启捧只人头般大的蛋钻出来,兴高采烈:“看,多大的蛋!除了苏氏大哥家族,怕是龙才会生这么大的蛋哩!”

姬柔逗他:“启儿就孵条龙出来吧。说不定钻个丫头出来,见风即长,给你作老婆哩。”

姬刚也取笑:“禹王的名厨可别馋嘴吃了蛋。”

姒启眨眨虎目,把蛋揣在怀里。

大禹摇头看看天色:“不早了,回飞车过夜吧。”

上午,风和日丽。

飞车旁,大禹面对姬刚说:“柔一早就和启儿去采蘑菇,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知去哪了。”

姬刚手指远处:“喏,妹妹来了。”

姬柔袅袅婷婷走来,手提一只受伤的怪鸟,老远就喊:“找不到启儿了!”

大禹等她走到,接过怪鸟:“别急。怎会不见的?我们一起寻。”

姬柔回忆:“今天我不忍吵醒你,起得早,就出飞船散步……”

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露珠晶莹,百鸟啁啾。

姒启走向姬柔:“妈妈,趁大家还没起身,我们采蘑菇去,加道鲜汤给大家佐早餐,好吗?”

她回头向飞车叫:“禹,我和启儿采蘑菇去。”

俩人信步走向树林。

忽然,草丛中飞出怪模怪样的大鸟:稀疏的又长又租的羽毛,蓬松的大尾巴,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长得不成比例的大嘴,两排密密的,尖尖的利齿。

姒启大叫:“妈妈,看,鸟儿长牙齿!抓住了回去给爸烧汤补身子!”忙伸手向腰间取弓箭,摸了个空,马上俯身拾起块小石头,扔下姬柔,风风火火追过去。

怪兽似乎有意逗引他俩,飞得很低,很慢。

他挥臂扔出石头,没打中。

怪鸟一惊,徐徐滑翔一段,钻进草丛。

俩人追上去分开草丛,没找到怪鸟。他俩环顾四周,听见扑翅声,哈,可不是!它正从前方的草丛中飞起来。

“它飞不远,我绕到前面去堵。”他脚下一使劲,甩开长腿迂迴过去,很快隐入森林。

她盯住怪鸟滑翔着降落的方向急急追赶。

怪鸟钻进个岩洞。

她追到洞口往里看,怪鸟在里面,便捡起块石头狠狠扔进去。只听得“嘎”的一声怪叫,她忙伸手进去掏摸,抓出来受伤而乱叫的怪鸟。

“启儿,抓住了!抓住了,启儿!”她兴奋地大叫,但没人应声。

她找了好久,不见他踪影,只得沮丧地往回走。

姬刚观察大禹手中的怪鸟,兴奋莫名:“妹妹,你不看看,你逮住宝贝了!”

姬柔低头端详,也蹦了起来:“我只顾找启儿,没仔细看。呀,这是鸟类的祖先——始祖鸟!世界上基本绝迹了!”

大禹受到感染,笑出声来:“始祖鸟?宝贝?不吃了,养着。”

他向飞车大叫:“梅班达,来,养好这只始祖鸟!”

人们散向林中,分头找姒启。

傍晚,林中,大禹劈面遇见蹒跚而来的姒启,一把抱住他,向四周高喊:“启儿找到了!启儿回来了,不用找了!”

姒启刚离开他的怀抱,便哼唧着叫:“爸爸,饿!饿坏了!”一晃倒下。

大禹俯身扶起他,背起来就走。

飞车旁,鼻青眼肿﹑浑身擦伤的姒启狂吞米糕﹑喝水。

他喘口气,对围着他的人们大叫:“我找到活龙了!我找到活龙了!”

他接过姬柔递过的布巾抹抹嘴又大叫:“我找到活龙了!”

篝火熊熊燃烧,围着的人群中,姒启看着跳动的火苗,慢条斯理:“早上,我离开妈妈,绕道去堵截……

姒启在林中狂奔。

猛然,他一脚踩空,掉进地下。

他眼前一黑,失去知觉。

半明不暗的洞中,他苏醒了。

他抚摸周身火辣辣作痛的伤口,自言自语:“看来,我跌进地洞了。我怎么上去呢?”

他听见阵阵的潺潺的流水声,便摸摸身下:“腐草,还挺厚。点个火吧。”

他站起来摸摸腰间:“还好我是厨子,随身带着火种哩。”

他打火石,点火绒,捞起把草,燃成小小的火吧,发现自己身处石灰岩溶洞。

石柱,石笋林立,钟乳石悬在头顶上,眼前是条隧道。

水就在身旁流过。他给火把加把草,插在石隙里,蹲下身洗脸。一阵微风吹来,火苗跳动。

“啊!有风!这洞可以通到外面。”他摞了一大把枯草,扎成二支大火把,拔出燃着的火把,满怀希望,转身迎风而行。

火把突然熄灭,他撞在坚硬的石柱上,疼得眼冒金星。

他摸出火石﹑火绒打着了,燃起一支火把,举着再走。

火把还没燃尽,前边有亮光了。

他放好没燃的火把,终于走出山洞,熄灭手中的火把。

然而,这不是洞外,而是个更大的山洞。洞顶有个天窗,一缕阳光投射下来,照亮布满洞壁的藤葛,照亮狰狞的怪石和前面深不可测的地下湖,山洞更显得神秘可怖,危机四伏。

突然,湖面起了漩涡,然后开了锅似地翻腾。在骚动的中心,升起根黑色的柱子,一会又不见了。不久,又冒出个头小身肥的怪物,长长细细的脖子长在肥胖﹑硕大的身躯上,就像蟒蛇穿过巨龟的身体。

他猛省:“恐龙!舅舅说的恐龙!”

他捡起熄灭的火把,重新点燃,高举手中,俯身观察。

火把要熄灭了,火苗猛地往上一窜,惊动了恐龙,它吓得“呼”地潜下水去……

翌日上午,姒启带着众人走向密林深处。

姒启指着地上一个洞口说:“喏,就这儿。”

大家燃起火把,跟他下洞。

溶洞不大,像狭长的甬道。

两边白色的泉华在火把照耀下熠熠发亮。

“唏唏嗦嗦”,几条大鲵惊得逃往暗处。

他们终于来到地下湖畔。

湖边的乱石被上面投射下来的阳光和他们手中的火把照得分外千奇百怪。湖水静悄悄的,宛如面美丽的镜子。

大家伫立静候好久,没一点动静。

大禹:“一点动静也没有,很难令人相信这里有恐龙。”

姒启搔搔头皮,不胜疑惑:“怪哩,我明明看到的。”

大禹一挥手:“别守石待龙了,先勘探湖边的地形吧。”

大家绕湖一周,发现一个虎穴似的洞穴。湖水流到这里,打个漩涡向外流去。

大禹:“看来湖水不会太深,它藏不到哪儿去,再找找。”

大家又找了几圈,恐龙杳无踪迹。

大禹沉思一会:“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恐龙栖身之处不是这里,昨天它偶然到过这里。”

“那又在何处呢?”他无意识地仰起头看天光,眼光落在从天窗垂下来的葛藤上。他上前拉住葛藤用力试试,“挺牢呢,来!”招呼大家,并率先抓住葛藤,攀扶着往上爬。

大禹攀登出天窗,发现脚下的平地长满温带植物。

他熄了火把,双手卷成喇叭向下喊:“上来吧!”

大家爬出来,熄了火把,环顾四周,发现四周是浩瀚的湖水。

大禹恍然大悟:“我判断,我们身处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就是湖心有岛,岛上有湖,湖底有洞,暗河相连,一环套一环。这是个湖心小岛,岛上有洞,洞中有深潭,潭又有暗河通到外面。”

姬柔娇喘:“禹,我猜你有所决策。”

大禹击掌:“你猜对了!我们回去治水,可以向这里的天然建筑师学习,开隧道,挖涵洞,建渡槽,连接水系。”

夷羿补充:“我刚才留心到,洞里冷热适中,我们回去,可以挖窑洞,百姓入住,冬暖夏凉,又省掉不少砖﹑木﹑石﹑人工。”

众人齐叫:“对呀!”

大禹命令:“大家砍树扎木筏,渡湖找路回去吧。”

男人们砍树,姬柔带着女人沿岸信步走去。

她们来到个断崖下,蹲下来洗脸。

姬柔洗过,一抹水珠,抬头自言自语:“这里的水挺凉,水流也急……对了,禹刚才说洞中深潭应当有暗河通到外面,这里应当有地下河的出口,而我们刚才在洞里没想到找……”

她站起来:“姐妹们,这水挺凉,我猜是山洞里流出来的,我们一起找出口吧。”

女人们散开寻找。

一个女鸟人飞到姬柔前:“夫人,梅爪哇叫我找你去看,是什么动物的脚印。”

姬柔:“苏亚齐,你俩看到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苏亚齐:“夫人,三个趾的大脚印。”

姬柔兴奋地大喊:“是了!你带我和万拉妮到梅爪哇那儿后,马上飞回去带男人来!”

沙滩上,众人观察平坦的沙滩上几个巨大的,三个趾的脚印。

湖面波光粼粼,大群水鸟噪鸣﹑飞翔﹑攫食……

万拉妮手指远方大叫:“看,一个黑点!”

众人抬头,眼光齐刷刷转向湖面。

一片闪光的水面上,隐约有个黑点在移动。

黑点大了,黑点近了,黑点浮上了水面。随着两条长长、细细、蛇一样的脖子如竹竿升出水面,两个庞然大物浮起来了。它俩纠缠﹑追逐﹑嬉戏,水花四溅。

大家欢呼,跳跃:“恐龙!恐龙!”

大禹搂着姬柔细腰,思索着:“柔,你看,它们和我们上次见到的巨无霸有所不同,个子小一些,脖子更细、更长,像蛇一样,小小的脑袋也像蛇头……对,就叫它蛇颈龙吧。”

姬柔情不自禁,顿脚高叫:“蛇颈龙,多正确的命名!蛇颈龙呀蛇颈龙!果然有适者生存下来!6500万年过去了,你延续至今,我们找了你多少个世纪啊!”

大禹不胜诧异:“我们找了你多少个世纪……柔,你才多大年纪?”

她自觉失言,连忙掩饰:“啊,看我高兴得语无伦次了。我们的远祖早就将它命名为蛇颈龙,世世代代寻找这类孑遗者。”

他机械地点头,低垂眼皮,若有所思。

姬刚挨近他俩:“禹,远祖不研究,我俩哪来如许关于恐龙和远古世界的知识呢?”

大禹言不由衷:“大舅子说的也是。”

一旁,夷羿指着嬉戏的一对恐龙,拉住姒启:“启儿,你捡到的恐龙蛋恐怕就是这对恩爱夫妻的,带回家乡不一定孵得出小龙;即使孵出来,它没母恐龙抚育怕也活不长。启儿,把蛋放回你拣来的地方吧,让太古时代的幸存者在适合它生存的环境里延续种族吧。”

姒启点头:“是!爷爷。”

木筏向岸边撑去。

大禹站在筏尾,遥望在云朵中时隐时现的白色的山头,心事重重:“这片广袤的山区原先冰天雪地,现在温暖湿润,仅此地冰化雪消,就够平原地带受的了。”

豫州之野。

飞车降落。

臣子们带领人民迎接。

大禹一家紧紧拥抱。

众人与家人拥抱。

大茅屋里,大禹向臣子们宣布:

“伯益,你负责整理前阶段考察积累的资料,系统编纂《山海经》前部,然后与各部治水指挥讨论,重新安排治水工程,该调整的调整,该撤消的撤消,改增加的增加。”

“夷羿老伯,你先带随从们休整,做好准备工作。夏天将至,北方转暖,我打算出发,考察另一个洪水大源头——北极和西牛贺洲——东山经。”

山海经之大禹历险记_山海经之大禹历险记全文免费阅读_第六章东亚(西太平洋)历险记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主角霍海云晴 无敌古仙医叶飞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云晴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