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镜到手,朱媛感觉完成了件大事,这个东西在21世纪再普通不过,然而,在这个时代却是稀罕物儿。第二日一早,众人送别了夏允彝等人,一回到山庄就围在一起研究这个东西,一支金属圆筒,里头有晶莹透亮的两块东西,朱媛管它叫玻璃。然而,这两只远镜并非普通的远镜而是天文望远镜,放大倍数高,在山上望下去,连山下民居的烟囱都看的清清楚楚,相比作战用的望远镜,这个视野有点窄,朱媛一时也不知该怎么解决这事,暂时将就用吧。
陈子龙听说这个东西将来用于作战,觉得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未等敌军接近,用这个已经可以看到很远处敌军的动向。不能说这是他第一次听说远镜,只是这个东西比较稀罕,即便他在司天监干过两天,也只是跟着写写稿子而已,文人重视的是诗文,没想过要深入研究这些科学知识。
朱媛给他们开了个好头,虽然众人不知道朱媛的脑袋里到底什么时候装进了这些东西,但朱媛给出的理由却给他们一定的启示。那就是学习。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还很粗糙,而且译本并不完整,仅仅前六卷,但这点知识用来武装他们的头脑也是足够了。
聆听朱媛讲解数学,几何和农学以及冶铁制火药等知识是夏完淳最喜欢做的事。他这个年纪正是好学的时段,而且继承了他的老师陈子龙谦虚好学的品质。如今陈子龙也听了公主讲述的东西,颇为震动,他感到这个公主殿下绝非寻常人,慢说是普通的人,单是他这见多识广,博学多才之人,理解几何原本都捉襟见肘,而公主竟然可以侃侃而谈,似乎对几何学十分精通。
最关键的还不是博学,公主殿下还能将几何学与领军作战结合起来,制定克敌妙计。这对于他们这些想投身报国,又苦无出路的人来说,无异是醍醐灌顶,空有报国热忱不行,还须做些实际之事。
这个想法在陈子龙的内心开始萌芽,为后期的他大展宏图奠定了基础。
朱媛估摸着离清军大举南下时日无多,感到很着急,她总是对陈子龙、夏完淳等人感到不放心,必须教给他们一些不寻常的本事,这样才方便安插进四镇,左良玉部队。也为取得一定的话语权做好基础,既然是自荐入伍,这些人必须有一定的长处。
接下来的这两日,朱媛给钱熙、夏完淳,陈子龙做了加强培训,刻印的密码字模早就到货了。朱媛和众人演练字模的使用方法,并强调字模的秘密必须保密,不能展示给别人。保密通讯的问题解决了,朱媛又按照徐光启的书中所列制火药方法,研究开了颗粒火药。
在此之前,朱媛一刻都没停,早就准备好了制火药的材料。连柳家兄弟和张炽都大吃一惊,究竟公主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些,他们还真不知道。
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用两天的时间来研究火药,这时间太短,但朱媛想的是抛砖引玉,展示给陈子龙等人看,日后再由他们深入研究。这颇有临时抱佛脚的感觉。把一帮文人培养成将军,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但朱媛没有更好的选择,能打的不忠,忠心的又不能打。这个矛盾要解决,必须自己培养。
朱媛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明朝名将戚继光,她一提这名字,众人当即表示耳朵都磨出茧子了,抗倭名将戚继光,以练兵、制造新式武器闻名天下,打造的戚家军所向无敌。朱媛要求陈子龙要想尽办法,弄到戚家军的治兵文献《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这是难得的优质兵书。
总之,这两天时间,朱媛给众人灌输了不少领军作战的知识,虽然她也是从书上得来的,但总归是给众人指明了一个方向。要想革命成功,必须苦苦修炼,自身素质过硬,带出的队伍绝对强悍。
预防针要打,招贤纳士也要同时进行,在训练夏完淳等人的同时,朱媛和柳自炎,张义商议,决定聘请一位教头,帮着训练那一百号家兵。
这个时期,乡下士绅搞个团练都是寻常事,即便是贴榜纳贤也不会引起朝廷的注意,要搁别的的时候,私自建立武装那是非法的。柳老头早就把柳家托付给了这位嫡公主,没什么好顾虑的,索性甩开膀子干,不就请个教头嘛,立马就誊了百份招聘启事,望官道两旁,茶肆酒馆等人流密集处贴上。
同时,柳如是这边的任务也定了,朱媛让她给钱谦益写了一封信,说眼下有一良才欲投戎报国,仰慕史可法手下黄得功将军已久,希冀史可法给予举荐,然而门路不熟,不好贸然去烦劳史阁部,让钱谦益推荐给史可法。其实,这是好事儿,明朝军队此刻正确人才,朱媛料定史可法会开心的接纳陈子龙和夏完淳。再说陈子龙和史可法是认识的。东林党对云间派掌门陈子龙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2日后,陈子龙获准回乡安顿家眷,处理私人事务。这段时间,弘光朝廷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朱由崧和一干臣子还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修宫殿,选宫女,弄得南京百姓鸡飞狗跳,民众敢怒不敢言。
暗地里,朱媛安排人手搜集朱由崧荒淫无道的证据,给他总结了几大罪状。正是民众深恶痛绝的一些恶行。朱媛明白要夺取南朝权力,必须给自己安排一个正义的由头,所谓名正而言顺。得民心的领袖才有领导力。
七月二十三,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都安顿好了家眷,齐集清凉山庄。朱媛一刻不敢耽误,一面安排徐孚远、钱熙直接去投左良玉;另一方面,朱媛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放柳如是去见钱谦益,但同时要带上陈子龙和夏完淳,为的就是向史可法举荐。
朱媛做了一个锦囊,让夏完淳带上,并神秘兮兮的告诉夏完淳,此乃锦囊妙计,奴虏南下的消息到来时才能打开看。并且囊中的文字是密文,即使丢失,也不会泄密。只能用密码字模解密才可阅读。
夏完淳一挑大拇指,行啊,五姊,你可真是女诸葛啊。
柳如是对朱媛的做法感到有点迷惑不解,不是说半年后才让钱谦益见她么?怎么才一个月就放人呢?
朱媛心思缜密,她主要是考虑陈子龙和柳如是的关系,钱谦益跟陈子龙可说是情敌,如果让柳如是写信推荐陈子龙,钱谦益必定怀疑陈子龙,倒不如放了柳如是,让她劝住钱谦益,顺利的完成打入黄得功部队的目标。
朱媛心里这么打算,也看出柳如是的疑问,但嘴上没好意思跟柳如是这么说。只是对柳如是说道:“河东君,本宫之所以作此安排,是希望你稳住钱牧斋,劝他为国家效力,或者你可约束于他,至少不会透露了我的秘密,坏了大事。”
柳如是点头道:“原来如此,公主吩咐定当全力以赴,然而,牧斋要问起来,我如何跟他讲?”
朱媛微微一笑,道:“你只说那位德高望重的抗清首领念牧翁识大体重大义,特放归夫妻团聚,书还是要等到过了年再给,另外,他若问你我的底细,你便说不可说,否则书就别想要了。”
柳如是心中一喜,旋即又化喜为忧:“公主是要小女子离开山庄长住尚书府?那日后我不方便为公主分忧了!”
柳如是真心不想离开朱媛,在一个来月的接触中,柳如是发现这位公主为人亲善,仗义豪情,办事却是雷厉风行,胆大心细,考虑事情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公主对军事作战有自己独特的理论,看上去绝对是难得的帅才。
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柳如是虽说是烟花女子,却颇有须眉之志气,儒士之风骨,与朱媛可说是相见恨晚。朱媛很崇拜柳如是,而柳如是也逐渐成了朱媛的粉丝。朱媛同样舍不得放柳如是走。朱媛叹了口气说:“河东君心里想什么我都清楚,为复明大业,你我皆要卧薪尝胆,忍得这一时,不日领兵抗清,还要我们浴血而战呢。暂且分开,你可做我的耳目,一则探听各种消息,二则帮我笼络仁人志士。我会派人跟你接触。”
柳如是听了这话,心中释然,一股豪情也油然而生。凛然道:“公主殿下圣明,为复明大业,小女子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承蒙公主器重,定不辱使命!”
朱媛大喜,对柳如是绝对放心,又招呼陈子龙,嘱咐陈子龙要好好照顾夏完淳。陈子龙神色严肃,恭恭敬敬领命,并保证将用生命捍卫复明大业。
朱媛叫仪凤把她练习使用的一张弓拿来,亲自送给陈子龙道:“卧子先生此去我什么都不能送,只此物赠你,见此物如见我。”
陈子龙受宠若惊,连忙谢过恩赐。夏完淳已经是热泪盈眶了,硬含着泪花,没跌下来。
朱媛示意柳如是和陈子龙即刻出发。陈子龙心领神会,立即扯了夏完淳,拜别朱媛。众人送三人到山脚,上了两辆车,一辆给柳如是,一辆给陈子龙夏完淳师徒二人。为掩人耳目,两辆车都是从城里雇来的,没有一个山庄的人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