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汉末风采 > 一五六章 蔡文姬的故乡

一五六章 蔡文姬的故乡(1 / 1)

刘表本来指望占有四州一郡的台骀与坐拥中原的曹操打个你死我活,自己在荆州伺机而动,争取在军队树立威望,保养重兵,以期摆脱荆州豪族的掣肘,最不济也可以扶持并利用英勇的刘备来和他们形成平衡的局势。没想到一战定乾坤,自己一向畏之如虎的曹操就这么着被打败了,实在令人费解。

这时在中原大地上的新政虽然进展缓慢却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台骀集团就像是一辆勇往直前的坦克,碾压一切路上的障碍。而各地的官员,也相互磨合着,磨掉棱角者,便趋于契合;而各持不同意见者,则依新法进行裁定,不再依靠乡里耆老的判决。

杜袭随同赵俨和繁钦回到故乡颍川后,曹操任命他为西鄂长,这个县靠近南部边境,屡受刘备和刘辟之扰。当时的县官都聚合百姓守卫城郭,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田地荒芜,百姓贫困,仓库空虚。杜袭自己知道应对百姓施行恩惠,于是遣送老弱百姓各自分散到家乡从事田间劳动,留下强壮的男子防守县城,官吏百姓都很高兴。

在张绣归降之后,刘表气愤不过,派步骑一万人攻西鄂,杜袭于是召集所有担负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十多人,和他们订立誓约。其中有亲戚在外想自己去救护的人,听任他们的意愿遣放出城,他们都磕头表示拼死效力。

杜袭于是亲自拿着弓箭和石块,带领他们合力拼杀。官吏百姓十分感动,都愿为他献出生命。临阵杀刘表军数百人,而杜袭的部属也死了三十多人,其余的十八人都负了伤,贼寇才得以攻入城内。

杜袭带领负了伤的官吏百姓突围出城,他们几乎全都战死,但却没有一个叛变的。杜袭于是聚集逃散的百姓,转移到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亦名龙陂)扎营,官吏百姓都敬慕他,跟着他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这时,长沙等郡的叛乱已被刘表派遣的刘备平定,曹操为了牵制刘表,表奏袁绍的心腹张津为交州牧,将交州州治从龙编(今越南河内)迁广信(今广西梧州)。令张津从广信进攻荆州南部零陵郡(今广西东北角,治今广西区全州县咸水乡老拱桥边或凤凰乡的建安司)。

张津连年兵败,后被部下所杀。

张津,字子云,荆州南阳郡人。早年,张津怀有想要匡正扶持当时的朝政的志向,而待在朝廷中担任官职。接着,成为大将军何进所信任的人,也投靠于袁绍的麾下作为门客。到了中平六年,袁绍为了要诛杀张让这群宦官,决定张津执行说服大将军何进的任务,然后张津一到达的时候就说:“像是张让这群常侍掌权已久,且又跟董太后联合夺取利益。故大将军您能趁机来整顿天下,来屏除祸根。”何进一接受他的意见之后,立刻决定和袁绍讨论诛杀宦官的计划。

在交趾刺史朱符遭到当地人的杀害之后,意欲与袁绍联盟的曹操便表奏袁绍手下张津担任交趾刺史。

直到建安二年,当时担任交趾太守的士燮给朝廷上表说:“如今天下的十二州皆拥有州的地位,但惟独交趾的最高行政长官仍称为刺史,看来朝廷没公平对待我们。”

朝廷遵照意见而成立交州,并改任张津为交州牧。

后来,因跟荆州刺史刘表发生纠纷,开始一年接着一年地交战,但他与刘表的兵力比较之下简直是天壤之别。

与刘表的战争不但没有达到目的,而且造成部将愈来愈憎恨他,甚至也有一些人擅自离开他身边。

另外,他对于约束和监督这两方面做得很松散,故可以说他是没有威信的人。

由于这个原因,他常遭受其他人的侮辱和欺压。而且,他还无视圣贤的教训和国家制定的法律,又在头上裹着红头巾布、弹琴烧香,并且对于道教经典十分沉迷,他声称这能达到利于自己的程度。

200年,迁都汝南后的台骀答应张津将零陵地区分封给张津,张津也将出产在交趾郡和合浦郡的益智子制成的粽子赠送给了台骀品尝。

过一段时间后,张津被部将区景杀害。

刘表趁机派赖恭接替张津为交州牧,当时交州苍梧太守史璜身死,刘表又派遣吴巨代之,与赖恭一起达到梧州,刘表势力开始渗入交州。

台骀听说张津被杀,于是赐交趾太守士燮玺书:“知逆贼刘表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所谓“董督七郡”,就是代行刺史权职。吴巨当然不会受其管辖,交州于是出现了两个分别以士燮和吴巨为首的割据集团。

曹操到达蓟县之后,接手北军,着力整顿军事。因为田豫能力出众,几无曹操用力之处,于是专心治军。

与此同时,曹操安慰战败的文臣武将,并鼓励他们与自己一起为国家开拓疆土。闲暇之余,曹操重拾旧爱,与一干文士不仅探讨历史军政,更涉及人事民生。其中最不可避免地,就是可以寄托众人心绪的诗词歌赋了。

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在来到北疆后,便派周近拿着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陈留圉县人,是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

蔡文姬博学,有才辩,精通音律,蔡邕曾在夜里弹琴,弦断了,蔡琰说:“第二弦断了。”蔡邕开始以为她是偶然猜中的,于是又故意弄断一弦,问她,她说:“第四弦断了。”当时她还是幼童,已精通音律。她初嫁河东卫仲道,(卫家兴于三百年前大将军卫青,至汉末仍是大族,可见世家大族的后代能享受多久的恩荫与资源),卫仲道早亡,两人无子女,蔡文姬遭到卫家嫌弃,愤而回到娘家。初平年间,在战乱中她被掳掠到匈奴,后为匈奴左贤王刘豹(於扶罗之子)所得,生二子。

蔡文姬归汉时,已在胡地住了十载。她本以为自己将在胡地聊此余生,放下自己的琴弦和纸墨,养育两个年幼的儿子,服侍自己的夫君。只是偶尔在梦里,才能依稀记得洛阳城的轮廓,和繁华街道上应有尽有的货品。有时看到两个可爱的儿子那与汉人有异的面孔,甚至不自禁怀疑自己人生的真实性。

十年来,思念越来越重,却离蔡文姬越来越远,以至于终于模糊不见。她闻不到乡土的气息,听不到熟悉的语言,寂寞之余,只好作曲打发哀思。万幸的是,夫君对她这个千里之外的客人还算礼敬,虽然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但从始至终找不到夫妻的感觉。蔡文姬也想将心思投入到这个日久生情的男人身上,但是他一看到曹操送来的金银珠宝,立马又弃自己如敝履。

就在她被时间消磨而终将要绝望的时候,中原的使臣竟然来到胡地,说曹操要接她回故乡。

故乡,这是曾经日夜萦绕于蔡文姬脑中的两个字,给她带来的思念的痛苦和折磨以至于不敢再将心绪企及。还记得当年被匈奴掠至此地,她日夜期盼,翘首南望,却只能看到云山万重、扬沙千里。那时她的泪水甫一流出便被风干,甚至断绝了生的希望。

有了孩子之后,伟大的母性给了她新的生机,她只想如此苟且地活下去,至少孩子是自己的血肉。可是曹操的使者到来了,自己终于有机会回到故乡。

可是老父亲已经不在,而孩子却还留在大漠,当真是去留两情都难陈啊。

只是,汉地终究是生她养她的故乡。

她的老父无妄惨死,留下那很多未竟的志愿和未完成的书词,尚且需要自己去替父亲完成他的遗愿啊。而留在刘豹身边,只恐自己怨念渐深,连累二子。

终于,蔡文姬还是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汉地,沿途或许她用胡音唱起了分别的歌曲,悲切的离歌以至于让同行的曹操使者也想到了分别数月之久的妻子。

就连那些不懂语言的莽汉轿夫,也在也嘹喨凄怆的调子里感受到远离家乡的哀伤,甚至于滴下了几滴泪水在这荒漠里。

最新小说: 九零福运小俏媳 谍海偷天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八零好福妻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