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一说,好像是听到了。”
“嗯,我也听到。”
丹姐和容姐低头喝着羹汤,笑得有些不自然,而芸娘的动作稍有停滞,随后道:
“噢,那是我们村的陈娘家,喜添麟儿。”
“原来是个男孩子,难怪中气十足,哭了好久呢!”
狄光远注意到她们的脸色愈发怪异,还在想她们到底隐瞒着什么,不料芸娘却坦然道:
“今日陈娘家设宴招待全村邻里,各位也一起去吧。”
“好啊!”
“好啊,我最喜欢凑热闹了!”
王梦初和狄光远同声道,她看向狄光远,对他一反常态地积极略感出乎意料。
众人随着芸娘一家上了地面,走了一阵子,又进了一个直坡式的甬道。到里边便看见偌大的圆形院落中,烟熏火燎。
村妇们忙里忙外,备菜烧柴,一派质朴自然。
这样的生活场景,跟寻常村庄无异,狄光远警惕的心也顿时放松不少。
“芸娘,这陈娘家的院落还挺特别的,跟其他的都不一样。”
芸娘掩口笑道:
“这里并非陈娘家的宅院,是一个公共的院落,专门供村民们使用的,一般的红白事,也都集中在这里操办,这里可容纳的人较多。”
“原来如此,那不知陈娘是哪位,既然来了,出于礼貌,还是要跟设宴的主人打个招呼。”
这时,走来一位老妇人,她笑呵呵道:
“你们就是芸娘家的客人呀。”
“是的,大娘您好。”
“昨夜是我家媳妇临盘,不足月的孩子不便出屋,我媳妇呢,月内也不便见客,真是抱歉呢。”
“对对,毕竟非亲非故的,的确不适合,瞧我们这些粗人,不懂礼数,见谅见谅。”狄光远笑脸应和道,“麻烦给我们道一声喜。”
“好好。”
“那你们随意吧,我们就失陪了。”
说罢,芸娘三人也随老妇人而去,而老婆婆早就寻了个舒服的位置坐着,一如平日的乐呵傻笑。
看起来,陈娘家是一早已经来祭拜过祖先神佛,院落中大家都围着一排露天搭建的炉灶忙活着。柴火在灶的一头烧,热量穿过灶膛送到每个灶台,六口铁锅冒着油烟。
一侧用数根麻绳吊挂着牲畜的肉,此地气候干爽,宜制成腊味。
大院落一角,摆放着神坛,狄光远正走近观看,迎面而来一名面生的村妇,她低头不停默念着经文,旁若无人地擦身而过。
“光远,这里真的连一个男子都没有……”
“不光如此,孩童也没见着,这村落虽小,但毕竟也有二三十户人家,没理由只有一个初生婴孩,真是太奇怪了……”
神坛上,香花灯烛中立着一尊铜制神像,为一慈目女子牵着一个孩童。
“这是送子娘娘吧?”
“看形象应该是的。”
拉那烈听到狄光远和王梦堇的对话,上前道:
“在佛教里是送子娘娘,但在婆罗门教里,可不这么叫。”
“对了,听说佛教里许多神皆源自婆罗门教,这个送子娘娘有什么奇特的典故吗?”
“当然……”
甚少有机会交流宗教方面的问题,拉那烈正要侃侃而谈,却被涌过来的女子们打断。
“狄公子,你可算来了,待会跟我坐一块吧。”
“呃……呵呵,好。”狄光远边应和着,不禁心虚地往谢贞伊瞟了一眼,可她和王梦初早已不见踪影。
而秦姐不慌不忙地来到王梦堇跟前,道:
“王公子,你身体好点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