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首带着江南烟雨小调的裙子。前奏轻快,演绎着江南雨季,秀丽的姑娘婀娜多姿之景。
后琴声转哀伤,与前者不同。讲的是江南烟雨中的儿女情,没有那么壮阔却叫人心痛。
四周的小姐公子们,似乎与曲子产生的共鸣,不由的伸手摸了摸胸口,心里想起了那个曾经爱慕却从未在一起的人。
不是什么名曲,在座无人听过此曲,虽不似先前的曲调大气,却深入人心。
曲毕,一阵笑声响起"妙啊,稚小姐的琴技看来是越发精湛了。这曲中不仅描写了江南的儿女情感,似乎还写出了什么物件儿,恕羽文才疏学浅没能听出是何物,稚小姐竟能以琴说物,在下佩服。"
此话一出,四周立即炸开了锅,大家纷纷议论那物件儿究竟是什么。
亭内人轻语:“燕小姐说笑了,不过略献拙技,是燕小姐谬赞了。”
燕羽文连忙回道:"非也非也这场比试,是羽文输了,多谢稚小姐指教。"
燕羽文这话一出,周围的人更是躁动了起来,恭维的话语接踵而至。
什么稚小姐真是惊为天人啊。稚小姐果然是人中翘楚,还有善于自捧的在与旁人分析那物件儿究竟是什么。
佩儿在一旁听见铺天而来的赞许,而此刻稚初还未归来,心中焦急万分。
“羽文真是胡闹!”稚初腹诽,此刻稚初顾不得旁的,正悄声朝燕羽文走去,想将她拉到一旁。
“羽文。”稚初在燕羽文身边悄声喊道。
燕羽文转头,看见满面麻子的稚初忍不住轻笑。
结果却被几个眼尖的公子发现大嚷着:"诶?这不是稚小姐吗?稚小姐怎么会在这儿!
“你看,稚小姐满脸麻子,果然稚小姐惹了病的传言是真的。”
“稚小姐在这儿,那亭中弹琴者又是谁?"
大家闻声朝稚初望去:"这确实是稚小姐,方才的曲子竟不是出自稚小姐之手,难道另有高人?"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响起,大家又向亭中望去。
就在此时不知为何一阵妖风袭来,不偏不倚的吹开了亭中纱帘,一身素衣墨发的女子映入大家眼帘。
为什么是妖风,凭空而来的风,可不就是妖风吗。
众人停止了吵闹望向亭中,柳半夏微微颔首。墨发飞舞白衣飘飘。
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这莫不是仙女吧!"
随即便有人应声附和到"是啊,此美只应天上有,若不是神仙,怎能弹出这么好的曲子,"
稚初趁乱将燕羽文拉了出来,走到一处无人地方。
稚初看着燕羽文打趣道:“燕小姐回来了也不派人来知会一声,莫不是几年不见生疏了。不来知会就罢了,还跑到这儿来闹我。”
燕羽文大笑:“我哪里是来闹你的,我今日刚回来,便上山来找你了。只是你不在罢了”
稚初假意埋怨:“你倒好,方才说出那样一番夸赞的话来,若是没有刚才那阵风吹了帘子。那日后大家定认为那曲子是我弹的,日后我若弹不出,还不得引人生疑。”
燕羽文摇了摇头:“怎会,我定不会让你为难,那曲子简单的很,听一遍便记得了,你若想学,我弹一遍于你听,你定也会了。”
燕羽文又接着说道:“方才那番话,不过是说给不懂的人听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些懂的人,知道我有意胡诌也不会当众搏了我的面子。”
稚初点点头:“是啊,那湖心亭,不过是个噱头。今日运气真好,如此我也能离了那是非之地,不用终日在哪儿守着了。”
“当初不是你自己非要在哪儿的吗?怎么?如今又嫌哪儿不好了?”李青蔓不知何时走到了二人身边,向稚初打趣道。
稚初一声轻笑“之前之事,你休要。”忽然她的声音停顿了,目光定格在湖心亭。
“本王方才路过此处,碰巧赶上柳小姐与燕小姐的比试。柳小姐的琴技真是无人能及。”小王爷上前撩开了湖心亭的帘子:“没想到,这容貌也是这等国色。”
“这地方太过吵闹,咱们还是换个地方罢。”李青蔓说罢便拉着稚初转身离去。
祁山晚宴
日渐昏黄大家纷纷前去晚宴处落座,座次的顺序是根据家中官员的大小排定的。
稚初和燕羽文家中官位不错,座位自然就靠前了些。而李青蔓为当朝官员,所以也安排的也是靠前的座位。
当然靠前的座位里还有柳桃栀和柳半夏这对柳氏姐妹。
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与稚初来往比较少,但去稚初铺子里消费比较多的几家小姐,稚看着她们满心欢喜,纷纷以微笑与那几人打打招呼联络一番。
往年那几人都会以微笑回应,今年虽然都回以微笑,但那笑容里却透着几分尴尬。
柳桃栀今日气极,平日里默不出声的柳半夏,今日却闹出这么大的名堂,还得了小王爷的赞许。
气的她告了假,早早回府去了。
柳半夏此时备受瞩目,早前京城里很少有人知道她。今天下午湖心亭比试之事闹的沸沸扬扬,引旁人纷纷侧目,想看看这柳半夏究竟是何人。
不过众人看柳半夏的眼神里有赞许、羡慕、爱慕当然也有嫉妒。
“太后驾到。”宫女的一声传报,众人即刻停止了喧闹。
往年太后很少参与这祁山宴的,不知为何今年却来了。
太后此次前来手里还牵了一位从未见过的男子,这个男子一袭白衣,看着与稚初在桃林中所见的相似。
太后满脸红光喜悦的看着众人:"哀家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同大家宣布。"随即又笑着扭头看了身边的男子一眼。"太子回来了!"
气氛突然停滞,满座鸦雀无声
太子是先皇的遗子,并非当今圣上的儿子。先皇是当今圣上的亲哥哥。
十五年前
皇城遭受敌国进攻,先皇那时病重已无多日,危难之际,命人将当时还是王爷的皇上和自己的儿子一同悄悄送出宫。
立下诏书自己死后将皇位传于弟弟,并将儿子过继给弟弟。
敌军来犯,先皇带着将士拼死一战,虽然这一仗确实是打赢了,但先皇却也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