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北国突然进攻山口关和随县,亏得易康内兄姜灿英勇抵挡才挺过一天一夜的第一波进攻。第二天易康被医生催醒才发现新婚的妻子还仍然嫁衣未解,心中十分惭愧无奈敌军攻城紧急来不及向妻子将鸿道声安慰。姜鸿亲自为他披上冰冷的铁衣。
在房内已经能听见震天的喊杀声,第二轮的攻城显然已经开始,身为主帅的易康心早已飞向城头。易康急奔上城进入大战的洪流,剑似穿花血流遍城墙,死神召唤着华夏的士兵!
城关之上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双方的士兵,城墙上有排满了云梯,云梯上挂满了无数北国士兵正在一步步往上攀登。城下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北国军队,黑压压全是兵甲等待着进攻,城门被撞得山响!
此起彼伏的喊杀声穿透城关穿透山野,易康挥剑突进斩杀八九人直抵北军登城口,奋力斩杀刚刚攀上的敌军,根本不顾自己进入敌人包围圈的处境。姜灿一路跟随掩护易康,生怕这个妹婿命丧城头。
易康全力一剑斩杀正在登城的两人,连云梯也遇剑而化做两断,身体一震易康背后已经挨了两剑。幸亏姜灿挥剑砍杀了袭击易康的两人,二人背靠背稳住守势,暂时没有敌人登城城上的敌兵逐渐消耗殆尽。山口关终于迎来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守势。
易康被简单的包扎后,依然坚守在城墙之上。弦响阵阵嗖嗖箭雨后,才传来双方受伤士兵的哀号声!城下更猛烈的攻击又开始了,数千的北国士兵同时扑向城来。易康忙传命将士用石块堵死四门,弓箭塔楼站满弓弩手,箭矢由民夫成捆成捆的运上塔楼。
“报,随城失守!”一个哨兵单膝跪在易山年前。
“报,三元城失守”又一个哨兵道。易康摆摆手示意知道了。这么两座县的城失守早在易康意料之中,现在最重要的是等随公或是九凤王的援兵了。随城和三元城的陷落说明敌军还有更规模更大、猛烈的攻城。
丘陵郡江陵城。
两百里外的山口关战斗正酣,萧亮却在城中细斟慢饮丝毫不为这数封求救的书信所动。只是把大军集结待命,告知士兵随时有可能出发攻击北军,萧亮要等最好的时机,收获更大的利益。
随公收到求救信率兵马日夜兼程,两日就到了关西郡,这时易山却命令大军住扎在山口关西边的一座县城里。随公易山派出哨兵专等消息,半日哨兵回报山口关已经危在旦夕,敌人攻城甚紧,九凤国丞相萧亮率八万兵马在江陵却不发兵。
易山开始想他萧亮不救不是想山口关落在敌人手里而是他萧亮很在乎利益问题,他要等双方最大程度的消耗时再出手。到时候九凤国出来收拾残局,到时土地城池都随他取了。
北王想的是易山接受九凤王的测封他们互相打起来不太可能,要是联合起来攻打北国那就危险了,不如先下手为强。北王找了那么一个两国都很薄弱又很重要的位置下手,那里就是山口关,拿下山口关就断了两国通道。既能阻挡随军东出又能进取丘陵汉西两郡,将来从长江上游来攻打九凤国。
历史总是这样先进攻的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三国的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不停的折腾就是因为蜀汉太弱人口太少,如果罢兵和平繁衍生息肯定是玩不过曹魏迟早被它灭亡,与其等它来攻不如我先出手。北国就是出于易山一心归附九凤国,造成了强弱的巨大悬殊而进攻。
我打你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看似是一句荒诞的话却往往是事情本质,北国西、南分别有随军九凤军,北还有匈奴被逼的不得不向实力最弱的随军动手。目前要想和平必须三国鼎力!如果战争僵持下去最终得利的一方会是随公易山。
秦柯与易山分析当前形势。
九凤国不管如何绝不允许山口关落到北国人的手里,随公要是挥大军去救肯定是两败俱伤,九凤王得关西再灭北国。他们一致认为不救,还要让萧亮认为他们投入了所有兵力在营救山口关。
易山、秦柯、吕天方、易勇和王成全部穿上九凤铁卫甲拿上九凤血剑带三千兵马增援山口关。
易勇和姜灿连日奋战精疲力竭,山口关几近攻破又顽强的率军夺回城墙,关上堆满的尸体关下尸体都堆积近一丈。终于迎来短暂的停战各自收回将士的遗体,城墙上一具具北国尸体被抛下城墙,城中也清理着己方士兵的尸体。
来来往往兵士全身都血迹斑斑,没有一人说话,他们早已经开不了口,他们怕一出声就变成了哽咽,每个人都默默的抬着阵亡同袍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