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快看天上怎么会有两个太阳?”一位在农田耕作,无意间抬头看天时的老伯,突然惊讶的叫道说。
不过对于他的话,身旁的人只是把他所说的话,当作笑谈而已,并没有当真。
一天后。。。
“咦?怎么另一个太阳在慢慢变大?好像比昨天大了一些”还是这位老伯开口说;
因为他昨天在看到天上出现两个太阳,并喊出来时,根本就没有人相信于他;
原本以为自己是眼花了而已,并没有在意;可是今天一看,原本那个并不是很耀眼的小太阳,今天竟然比着昨日大了好多;
“好像是哦。”有人回答说。
因为在这个时候,也有人看到了天上那个突然出现的太阳了。
第三天,那个突然出现的太阳,是越来越大;以不可阻挡之势,要超越原来那个太阳的的样子。
“怎么回事?怎么感觉越来越热?”
“啊好热啊,好想洗个冷水澡啊。”
“这样的天气怎么这么反常?从来都没有这么热过”
“哇,快看天上,好像有一个太阳要掉下来啊?”
“胡扯什么啊,太阳怎么会掉下来?”
“真的,你快看;因为天上有两个太阳!”
五灵大陆数亿人民,在此刻,在此刻不约而同的,无不抬头遥望天空,看向那两个太阳。
不知是不是因为是在白天的缘故,天上那个突然出现的太阳与另一个太阳相比,倒显得暗淡一些。
不过,随着时间慢慢过去,突然出现的那个太阳,在慢慢变大;而且还越来越耀眼;喧宾夺主,似乎要代替原本的太阳。
看到这一幕的天下之人,无不惊慌失措,恐慌不安;因为在五灵大陆有个古老的传说,二阳当空之时必将天下大乱;
所谓一山岂能容二虎,两个太阳必将要分个谁主谁副;
一天、两天、三天后,那个新出现的太阳是越来越大,而且让人无奈的是,他竟然不分白天黑夜的挂在高空,是一天一个变化。
随着这个太阳变大,人们才发现他,距离五灵大陆是越来越近;因为这个太阳在初现时犹若繁星一般;
可是随着它的慢慢变化,渐渐的具有盘子那般大小;又过了一日,变大之势几乎可以肉眼而见了;短短三天的时间过去,已经有了磨盘那么大了。
随着他的变大,五灵大陆上的天气也是越来越热;原本茁壮成长的植被,在到了第四天时就开始一个个的耷拉着叶子,呈现出了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而人们也都一个个的躲在了家里,没人敢在出门了;原本哗哗流水的小溪大河,慢慢的竟然开始断流了。
河水的断流,又因为没有人来打理,致使农田干枯,庄稼枯萎;本是初夏的季节,可是此时却变得就像深秋一般;树叶脱落,堆积树下厚厚一层;似欲要为树根盖上厚被,为它做好迎接寒冬来临一般。
如果不是因为天热的让人胆寒,恐怕人们会以为冬天真的就要来临了。
五灵大陆被三大王朝给统治着,而这三大帝国分别是大唐帝国、大魏帝国和大明帝国。
分别是李家,曹家和朱家!三家统治三大帝国,主宰五灵大陆一切。其中李家的大唐和曹家的大魏存在有数千年之久;据说两家的先祖们有些都是修仙之人,具体是否属实,两家不说,外人也不得而知。
而大明的存在到显得是有些微不足道;据说是有布衣而成;因为朱家的发迹史也不足数百年,一切皆有迹可寻;
而大明之所以能够与两家老牌势力并存于世,那是因为朱家先祖,具有独特的眼光;
而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大唐李家和大魏曹家为了平衡两家的势力,彼此也默认了大明的存在;
大明没有成立的时候,两国时常发生战乱,搞得名不聊生,哀鸿遍野到处是灵堂白布,人口骤减;而这一切是有大明成立后,情势才有所好转。
而大明的存在,对于两家来说无非就是大海中的孤舟,想要覆灭也就是挥挥浪的问题;根本就不足挂齿。
而大明朱家为了能够长存于世也是煞费苦心,两边讨好的都不敢得罪啊。
此时在大唐帝国的国都皇城,在一座金碧堂皇的大殿之内。。。
大唐国主李运携二美入殿,座于帝座之上;而二美则斜躺于李运怀中,你推我拉的;把国主李运给推送的,就像春风吹老杨柳一般东摇西晃。
而国主则是满脸的笑意,犹如春风拂面;而他的双手却不停地在两美身上东游西荡,时而上时而下,一会前一会后,嘴巴里更是发出“啧啧”之声。
这时,一美推了一下国主李运,嗲声嗲气的开口说:“国主,这里好无聊,好热啊,不如我们回去鸳鸯戏水怎么样?”
“是啊国主”这时另一美也拉了一下李运,开口说:“还有你看下面的那群臭男人,那个不是两眼放光的在我们身上来回的扫视,讨厌死了!”
“我们是给他们看的吗?我们是属于国主一人的!”只见二美再说到这的时候,还不忘拉了拉自己那本就难以蔽体,袒胸裸背的衣服。
听到这里的李运,用双眼在二美那露出雪白一片,而且傲人的胸脯上看了一阵后;则开口对自己的近侍说:“问问他们有没有事,没事的话,就让他们都回去吧,这天气太热了!”
听到国主的话,身旁的近侍则点了一下头,会意的向前走两步;接着就听到他用那如同公鸭嘶叫一般的声音喊道说:“有事就奏,没事就退回吧!”。
“启禀国主”这时一位大臣开口向李运奏道“数日前,天空之上突然出现两颗太阳;根据上古预言之说,二阳当空必定是天下大乱;”
“此乃不祥之兆;而民间百姓发现此景更是人心浮动,更有人造谣说,平静了数百年的大陆又要陷入战乱之中;”
“使得百姓听到这一传言后,几乎每家每户都开始存积食量,变卖家当换取银两;更有甚者是卷起被褥,带着食物迁移到荒凉的山林之中,以来来躲避战祸;”
“使得良田荒芜,庄稼枯死,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不出半年我大唐全国各地将出现无耕地之人,到时庄稼是颗粒无收,恐怕到那时我大唐要陷入饥荒之中了,还请陛下定夺”。
只见这位大臣在说完后,快速的退了回来,低首竖耳静听天子回复。
“哈哈此言差亦”这时又有一位大臣,突然站了出来反驳说:“传言就是传言,不足以信之;而你身为国主之良臣,明知有人恶意造谣,你不去追查,却在这里要陛下定夺,呵呵我看你着官位还是不要做了,因为你就是一无用无能之辈!”。
刚刚那位大臣一听,顿时气急,指着他说“你。。。”
他刚开口说了一个你字,便被那位说自己是无能之辈的大臣给打断了;
只听见他说:“是不是被我说中了?不然何必恼羞成怒呢?”
只见此人在问了一声后,又朗声开口说:“而我说的也是实情,上古距今已有十余万年之久,期间有谁知道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你我也无从得知;”
“而今发生此等事情,我等身为陛下之近臣,理应要身先士卒为国主分忧;而你身为国主之良臣,理应身先士卒,为我等做出表率,可是你今日此时,不但没有追查造谣者,却还在这里打扰陛下之清净,哼”。
只见此人在说完后,一转身面向国主李运说:“请国主治他一个失察又欺君妄上之罪”。
谁知此人刚刚说完,他的党派成员也同时向皇上谨言,要皇上治他的罪。
“国主。。。”就在这时李运身边的一美则开口说:“我们回去吧,刚刚那人老看着我的身体!”
刚刚那位向国主奏事的大臣一听这话,身体一个哆嗦,因为自己连头也没有抬过,那里有看她的身体啊;
连忙开口解释说:“微臣惶恐,还请国主明见”
说到这里的他,有转移话题说:“微臣身为百官之首,没能做出成绩微臣有罪。不过微臣已有些头绪,只是此时牵扯甚广,而且此事与在此的众位同仁之中的某些人有关,所以微臣不敢擅作决断,所以才请示陛下;请陛下明察”。
此人刚刚刚把话说完,身后的有些大臣们竟有些站立不安了起来;更甚至有些人,在此时竟然头冒虚汗;不知是因为天气太热还是被他的话给吓的了。
而怀抱两美的李运双手不时来回滑动,则笑眯眯的说“两位爱卿之心朕懂得,你说说在做的都有谁,朕立刻将他拿下严办”。
此人听到国主的话后,立刻从怀里拿出一本奏折呈给皇上,说是有关联的都记在奏折里,要皇上御曰。
李运则命近侍接过奏折,近侍本来打算呈给他,而他到好直接说“念”。
近侍领命,用他那尖锐如同公鸭一般的嗓音念了起来;不过每个被叫到之人,都会出列跪在了大殿之内大呼冤枉。
其中竟然还有刚刚那位那位大臣的名字,不过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
而那人在听到有自己儿子的时候,仗着国主对他还有那么几分信任,立刻无视皇上的存在,指着呈上奏折的那位的鼻子大骂了起来。“你妈的,你竟敢诬陷我儿,若是你敢动我子一根汗毛,老夫我会要你家破人亡”
此时他那表情就如同一条愤怒的疯狗一般,飞吐横沫,指手画脚甚至连那位大臣的十八代女性都问候了。
而二人身后的党派谁也不服谁,甚至大打出手,撕衣抓头;搞得众人是衣冠不整。整座宫殿之内是骂叫声跌宕起伏,喧闹无比。
这个骂他是畜生,那个骂他不是东西;反正骂什么的有,大多是些不堪入耳的骂声。
门外侍卫在门外听的是清清楚楚,一个个捂嘴而笑,不敢出声生怕得罪于这些大臣;因为他们也没见过平常高贵的官员们,竟然会有如此一面,就如同菜市街头泼妇叫骂一般。
而天子李运与二美看着众人叫骂,笑的是前仰后合,颠龙戏凤。而一些忠良之臣看见此时此景大摇起头,向天子告退一声退朝回家。出了朝堂悲呼一声国将不国。
就在国主和二美开心大笑的时候,一名理事太监突然来报说:“禀皇上,德妃娘娘刚刚产下龙子,随命奴才前来禀报”
李运一听,哈哈大笑了起来,喝止大战的众人宣布说“数日前天出二日,今日朕的爱妃为朕产下龙子,所以朕看来这二阳当空实乃吉兆,立刻传朕诏谕,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哈哈”
李运说完后,大笑一声转身拉着二美就走;只留下目瞪口呆的众位大臣,任他们谁也没猜到会是这样结局。
而此时大魏和大明也都下旨安抚民心,劝其回归家乡,开水矩灌田地。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