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是一粒沙 > 第三章 快乐的日子

第三章 快乐的日子(1 / 1)

我爸妈为太奶奔丧的假期只有十天。十天的时间,好像是过眼的云烟,转瞬即逝。家里所有的人们,还有许多乡亲都来为我们送行。有送棉花、绿豆和花生的,还有送大枣和小米的。大家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很远......

从河北老家回到我们的家——沈阳。过完年很久以后,才到了小草返青,大树发芽的春天。春天来了,花草树木都披上了翠绿的衣裳,鸟儿欢唱着,追逐着自由飞翔,天真烂漫的我们,也奔向了自然的天堂——砂山公园。砂山公园的变迁,我在前文说过,这里不再赘述。

砂山公园,近在咫尺。它与我们家只隔着一条马路(砂山街)。周围的孩子们,都爱到那里玩耍,更何况现在是明媚的春天。一到这里,您就能看到人们在奔跑,在摔跤和打闹。还有在山上掏洞、打雀儿的。我和胡同里的几个小伙伴来到山上,大哥哥们爬到大榆树上,撸下大把大把的榆树钱儿,塞进嘴里和兜里。等到他们的嘴巴和口袋装得差不多啦,才从树上滑下来,分一些给我们这些跟屁虫。榆树钱儿那鲜嫩香甜的味道,会让我们忘记了一切......

那是一个美丽的黄昏,我和胡同里的一些伙伴们,正在砂山上玩的时候,耳边传来‘嗡--嗡--‘的响声。一个大哥哥指着西方的天空,大声喊:“飞机!看,飞机来啦!”

大家抬头一看,一架黄色的飞机模型,从西方的天边飞来,刹那间,我们看到飞机模型‘呜!’地一下,就扎在了砂山边上的大树上。所有的孩子们,“呼”地一下,就围了过去,争先恐后地想往前钻。刚才大喊的哥哥跑在最前面,跑到大树跟前,就要上树去够飞机。一位带小妹妹的叔叔,推了鼻子上的眼镜一下,说:“不要去够!那是铁西滑翔机场的,马上就会有人来取。弄不好,就搞坏啦!”

大哥哥不情愿地从树上滑下来,许许多多的人们围着大树仰望着。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一台嘎斯牌的卡车,停在路边,从车上跳下三位解放军叔叔。他们来到大树下,一个人爬到树上,小心翼翼地取下了飞机往下传。两个人在下面接着,最后,他们一起把飞机模型装上卡车,蹬车远去了......

爸爸对下象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能虚心地向任何人学习棋艺,一旦,他下起棋来,是很少认输的。而且,下象棋的时候,不断地学**结好的经验,一有空闲,就找对手杀上几盘。他敢于挑战高于自己的人,来提高自己的技艺。无论你是参谋干事,还是院长政委他都敢对阵。许多人说他是:“下棋的时候,他胆子大的像老虎,心细的跟头发似的,不紧不慢,心平如镜。”如果,是下棋到了紧要关头,就是火上房,他也会不管不顾。

在我四岁那年的夏天。有个星期天,妈妈要上街。临走时,妈妈嘱咐爸爸说:“我去上街。小小有点拉肚子,你看好了。想着给他吃药。”

爸爸满口答应道:“啊!你走吧!”

妈妈走后没多久,爸爸就耐不住寂寞地坐卧不安。最后,他和我商量说:“小儿,咱们上院里玩去啊?”

只要是让我玩,我都乐意。我痛快地答应道:“行!”

我们把门锁上,爸爸把我抱到自行车的横梁上,蹁腿上车,向院里驶去。二、三里地,眨眼就到了东院。来到爸爸他们的食堂一看,十来个人,只有当会计的贵有仁叔叔在那。爸爸和他说了几句话,就提议道:“来,咱们下两盘。”

贵叔叔是上海人,长得瘦小却很精明。他们‘噼里啪啦!’地杀上啦!

我一个人蹲在食堂的门前,玩起土来。过了一阵子,自己觉得下腹难受有便意。我就跑到屋里找爸爸说:“爸,我要大便。”而这时,爸爸和贵叔叔正为一招缓棋在争辩,根本没理我的茬。人有三急,没办法,我自己只好又往门外跑,裤头还没来得及褪下来,屎却下来啦!弄脏了下身的一切。

不知是爸爸醒悟过来,还是贵叔叔的提醒,爸爸出来一看,我已经完成“任务”了。他怒气冲冲地说我:“你就不能等会儿?真菜死了!(老家话:笨!)”他说着,就扯着我来到水池前,打开水龙头抓起水管子,开始为我清洗。刚开始,我感觉还可忍受。可过了一阵,那水凉的让我直打哆嗦。

贵叔叔出来看见,急忙说:“你不要孩子啦,那么小的孩子,能受得了吗?”

爸爸笑呵呵地说:“现在天暖和了,没事!”

贵叔叔过来拦阻:“孩子是拉肚子吧?这会加重的!”

爸爸终于给我洗干净啦。......

到了晚上,我是病情加重。腹泻没好,还发起烧来,好一顿的折腾。妈妈被气得一个劲地骂爸爸:“那么大的人了,管啥不懂!你以为那孩子像你大人似的,经得住折腾。从来就没见过你这样的人!......”

爸爸觉得自己理亏,他躺在炕上假寐,没过一会,竟然是酣然大睡起来。妈妈这个气呀!在那个难忘的周末,妈妈为爸爸没能照顾好腹泻的我,而与他大动干戈。

有了如此惨痛的教训以后,妈妈毅然决然地要把我送进长托。最后,爸爸妈妈达成了共识,下决心要把我送进幼儿园。

1965年的时候,院里的幼儿园,还在城里大帅府的附近。5岁的我,进了幼儿园长托。每到周一和周六,都有院里的汽车接送。因为,许多幼儿园的老师是院里的家属。所以,来回都有他们陪同,家长们也绝不会为安全担心。办好了一切手续,我就开始入园啦!

在周一的早晨,爸妈一起带我来到院里。进了北大门向右一拐,就看到车库的停车场上,停着两台‘大面包’和一带棚的美式中吉普。许许多多的军人和职工们把自己的孩子送来,交给幼儿园的老师以后,自己就去上班了。

那时候的孩子,很少是由家里人自己带的。所有的孩子们,大都有服从命令,听指挥的觉悟。听老人们说:幼儿园的院子在古时候,是一位军阀的府邸。面积大概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在一个青砖黑瓦的二层楼里,一端是我们小朋友的活动室和卧室。另一端是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和休息室。不带班的老师都在他们自己的屋里。好像还有两个这样的楼。幼儿园的食堂,在院子后面的一处平房里。早、中、晚,由大班的小朋友负责去打饭。吃完饭后,他们负责再把碗筷送回到食堂去。

在幼儿园的院子里,有许多的秋千,滑梯,转椅和跷跷板等设施。本来就让爸妈扔惯了的我,有这么好的地方,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生活。我们的活动室和卧室,每个房间都有上百平米。上午,老师教我们常见字,画画和唱歌。有时,也讲故事给我们听。中间都有休息的时间,让我们喝水和吃水果。吃过中午饭以后,我们各自上自己的床去午睡。下午,只要是好天气,老师就带我们在户外,做各种游戏和活动。晚饭后,在室内听老师讲讲故事,做做手工,看看小人书,或者是做活动。最后,老师给我们洗涤,上床睡觉。所有的一切,都有严格的时间表,有点象部队里的解放军。

幼儿园里的每一件事情,我都喜欢。长大以后,我热爱文学,喜爱唱歌,不能说跟那时的培养没有关系。我们在那时,听的故事都是英雄的故事。像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和雷锋等等。有的时候,老师为了锻炼我们,他们讲完了,就让我们轮流来讲故事。学唱的歌曲大多是儿童歌曲。印象最深的有《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共产儿童团歌》还有《卖报歌》等等。有时候,学会了歌以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一支小木枪。让我们学着解放军叔叔的样子,按大小个排好队。把枪抗在肩上,围成一圈,一边走,一边唱《共产儿童团歌》的歌词是:“准备了好吗,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中国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儿时,那极其有趣的情景,至今还在脑海中浮现;那甜美的歌声,还在耳畔回响......我们学画画,开始学的是画大萝卜,大白菜,小房子和小树等等。五颜六色的铅笔或是蜡笔,在雪白的纸上,能画出各种美丽的画面。另一个,让我喜爱的是用橡皮泥制作各种小东西......

在我上幼儿园那年的年底,我们家添置了两个木箱子,那箱子足能把两个我装在里面。箱子的表面刷的是清亮的黄色油漆,正面有漂亮的花纹,听妈妈对人说:“这是水曲柳的。”妈妈格外地珍爱它们。妈妈在里屋的正面,用砖块和大木方子把它们垫起来。又把一大块的绿色塑料布,蒙在箱子上面之后,把红色的小闹钟和白色的陶瓷香皂盒啥的都摆到上面。到了春节的时候,家里买了戏匣子(收音机)以后,也摆在了箱子上面。就更加的光显了......

那个时候的平民百姓,除了看上一场电影,就只有收音机里传来的欢乐了。在我们家里,爸爸最爱听得是新闻报纸摘要节目。除了这每天还要带回《参考消息》看上老半天。只要是妈妈在家,我们固定要听她的最爱--戏曲节目。在各种戏曲节目中,妈妈最爱的还属评剧。在爸妈都不在跟前的时候,我就会拨遍所有的台去找“小喇叭”或歌曲节目。至今,最让我难忘的还数湖南民歌《浏阳河》,它不但甜美动听,而且感人。那优美而又舒缓的曲调,就像一支船儿,载着你在水中遨游......“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几十里水路到香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哪?出了个什么人领导我们得解放?啊……呓呀呓吱呦。浏阳河,弯过了九道湾。五十里水路到香江,江边有个湘潭县哪,出了个毛主席领导我们得解放。啊……呓呀呓吱呦。……。”

1965年过年的时候,由于太奶的丧事,我们一家没能好好地过年。66年过春节,是我记忆中第一次感到喜庆的节日。记得那时候,大人和孩子们都特别的高兴。腊月三十,是人们最忙的时候。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下午,早早地就穿戴好了。院里的汽车一到,我们大声地欢呼雀跃:“噢!回家啦!回家过年喽!”

老师威严地喊道:“不许乱!排好队,一个一个上车。谁不守纪侓,就不许谁上车!”这一下,大家全老实了。上车时,大一点的男生,上了美式中型吉普。我们小一点的和所有的女生上了两台大面包。往回走的一路上,老师带我们一首一首地唱歌。

汽车一进院里的大门,车里的我们,就像乱了营似的欢蹦乱跳起来。这个喊爸,那个叫妈,好不热闹!只要是老师一接下车,一个个像山野里的小鹿,欢快地跑向自己的爸爸、妈妈......

爸爸接我回到家时,妈妈正忙着那。妈妈是辽南乡下人。所以,过年的时候,春联、福字、年画一样都不能少。她对年画更是情有独钟。在炕头的墙上贴上了《连年有余》一个大胖小子抱着一条大鲤鱼;还有《迎春接福》男女老少喜迎春节的彩色年画。屋里顿时增添了喜庆鲜明的光彩。她说:“这样才像过年那!”

妈妈把该糊的糊了,把该贴的也贴上了,又炒了好多的菜。爸爸可以说是个美食家,一见好吃的,他是眉飞色舞。据他对别人说:自己现在已经有二百三、四十斤了。妈妈忙完了,对爸爸说:“今儿过年,你随便吃,随便喝。啊!”

爸爸一边汤酒,一边笑着说:“哈哈!还是过年好!对不?小儿!”

我痛痛快快地答应:“对!”

妈妈笑呵呵地说:“一对馋猫!嗷,不对。是一对耗子!”

妈妈到外边放了一挂鞭。回来之后,妈妈坐在炕头上,爸爸拿个马札坐在炕梢,我在炕里,坐在爸爸和妈妈的中间。热乎乎的年夜饭就开席了,妈妈一个劲地嘱咐我:“慢点吃!嚼碎了!”

年夜饭,人们都喜欢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吃到七、八点钟,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小小的我是灾荒年出生的。见了吃的就狼吞虎咽的,不大的功夫,肚子就撑得慌了。妈妈只好撂下筷子,下了炕,到外屋端来脸盆,对我说:“过来,洗一洗,好换衣裳。”

妈妈为我洗净手和脸,擦干了,又为我的脸上,擦了一点雪花膏。这才拿过一套崭新的蓝衣服和一双新袜子为我换上。她一边为我换衣服,一边嘱咐我说:“上外边玩,长点眼,别让鞭给崩着。也别烧了衣裳。要不,回来以后,我可揍你。听见没?”

“啊!”我满口答应着。蹦下炕,去穿上棉靰鞡。

妈妈又说:“自己把帽子和手闷子戴好了。”

在我穿鞋时,妈妈从外屋拎进来一个玻璃罩的小灯笼来。我高兴地一个劲地直跳。妈妈把一个蜡烛头点上,再栽倒底板上,扣好了灯罩。递给我说:“小心点,别打破啦。扎了人!”

我答应一声,风快地跑出了家门。

满胡同的孩子们,都吃饱饭出来玩了。打灯笼的还真少,多数的都在放小鞭。在我们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爸妈们在家里最忙碌的时刻。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都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噹、噹、噹”地忙着剁饺子馅。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鞭炮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到了半夜时,大人和孩子们都出了屋。纷纷地喊道:“接神了,放鞭喽!”

爸爸妈妈包完了饺子,也出来放了一挂鞭。随着“噼里啪啦,叮-咣-”的声响,大街小巷的小鞭和二踢脚的声音响彻天宇。我们孩子们欢乐地蹦跳起来。

放完鞭炮以后,小伙伴们都恋恋不舍地回家啦!回到家里以后,妈妈把三张崭新的一毛钱,给我揣到兜里。爸爸坐在一边抽烟,幸福地看着我们。妈妈对我说:“这是给你压腰的,图个吉利。可别丢啦!”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记得大年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向叔叔、婶子和大爷、大娘行礼问一声:“XX过年好?”老人们回一声:“过年好?”或是“都好!”给你抓上几块糖,塞到你的兜里。

春节的三天假期一过,大人们高高兴兴地上班了。上学的学生们放了假,自习写作业。只有小小的我,还得上幼儿园去。人们吃了破五(初五)的饺子后,年也就算过完了。

在我们小朋友过完年,回到幼儿园以后不久。一天早饭后,老师对我们大家说:“大家听好了!今天上午,我们去看电影。”老师刚说到这,就听到小伙伴们喊道:“嗷!看电影啦!”小朋友们,全都从座位上高兴地蹦起来。

老师大声说道:“都不许吵!我看谁还在吵那?谁再吵,就不许他去看电影。”欢呼声,随着老师的话音嘎然而止。

老师停顿一下,环视着大家一圈以后。接着说:“我告诉大家,现在,我们排队去电影院。在路上,大家都要手拉着手,不许离开队伍。到了电影院,不许乱,不能自己胡乱坐,要按排好的队伍坐。有什么事,上厕所的,要向老师请假,对老师说。看完电影以后,我们还要和去的时候一样,排队回来。听到没有?”

大家齐声答道:“听到了!”......

一路无话,我们来到了带二层楼的大电影院。在电影开始前老师说:“我们今天看的电影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讲的是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和解放军叔叔,从制造原子弹到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大家好好看,不许大声吵闹。”......

最新小说: 挂名皇后 随身带着个世界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女同事的秘密 日常系影视世界 死神之剑舞唯我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