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郝逸然母亲李玉香居住的这座郝家老院子在方圆十里附近村落来说,称得上为数不多的一处百年老宅。
郝逸然的曾祖父郝玉德将这处宅子传到儿子郝文钦门下时,郝文钦特意将院门扩建成了当时叹而观止的
“走马龙马”。所谓的
“走马龙门”,顾名思义院门高而且大,到了门前无需下马就可以走进院子里的那种气派。
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九十年代中叶以后,一半儿土坯一半砖头包括纯砖瓦的古老砖木结构房子已经日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慢慢被一座座红砖平房所代替。
到了本世纪初,两层、三层的红砖小楼又迅速替代了光鲜不久的平房。
今天站在龙居村望去,虽然这座一百来年的郝家老宅地面海拔仍如当初那样处于龙居村的最高一隅,可是在周边一座座红砖平房与楼房的掩映之下,明显的有些破旧与孤寂起来。
在豫西南,兄弟分家从来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也可以称得上没有任何争议的风俗习惯。
上辈的老宅子无论好与坏总要首先传给长子,当年作为六兄弟的长兄弟郝文钦自然分得了这座院子,按照当地风俗本应该到他的长子郝子厚门下,郝子厚常年不在家,也因为他那桩令郝文钦伤透了心的离婚变故,郝文钦活着的时候已经打破常规,将这处院子传给了小儿子郝子君。
郝子君的二儿子逸辰结婚早,小两口外出打工时间长,早已经在村口盖起了红砖小楼独立门户了。
郝子君去世前压弯脊背为两位小儿子准备好了六间房子的所有材料,正准备动工时一头栽倒再没有起来。
一年后,逸然、逸辰与妹妹月明三人合力将六间平房建在了这座老宅的东边,也算是完成了父亲郝子君的遗愿,只得逸山与逸杰遇到了彼此中意的女孩子后就可以一路吹吹打打迎娶过门了。
现实发展的步伐好像永远赶不上人们观念的改变,不说城市哪怕在农村,如郝子君去世前忧郁的告诉他的长子郝逸然那样,结婚已经成了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
就拿那些女孩子来说吧?谈恋爱找对象不会过多考虑男孩子的人品与相貌。
男方家境富足是她们首选的前提条件,相貌与人品好像成了第二位、第三位的事情。
所以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女孩子嫁人就像人们常常私下所戏谑的那样,这哪里是嫁人。
不就是嫁给了房子与金钱了吗?郝子君为了儿子们得房子而被累死倒下的那一刹那,是否后悔过
“多子多福”的古老称谓?前段时间他的长子郝逸然又再次步了哥哥郝子厚的后尘而新近离了婚,这样下来郝子君的四个儿子已经是大大小小三个光棍的不争事实了。
这下子可愁怀了郝子君寡居的媳妇李玉香,在自己的男人活着时候几乎不事农事,从来快言快语的她因为家庭的一次次变故开始变得越发世故、落落寡欢起来。
“春节时你三弟逸山大老远从南方回来相亲。初见面那女孩子还是最中意咱家逸山,哪知道人家对比了一下房子就选择了汤家老二,短短一星期就结婚了。逸山好像受了侮辱一样,第二天就掉着眼泪出去了。你这两位弟弟一年年长大,也老大不小了,如今又摊上了你这事,如果都打了光棍,我怎么向你死去的爹爹与爷爷交差啊?有些人已经开始议论咱郝家长门开始遭报应了,你爷、你爹与我也没有做啥亏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