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说得声音高了些,店家听见了,慌忙赶去劝说。毕竟如果在他们店里传出什么流言闹出什么事,谁都好不了。
江婉君见沈月淑神情有些挫败,赶忙令卫清结了账,牵着她的手匆匆离开。店内的青年看着她们三人的背影,若有所思。
“店家,刚走的那三人你可认得?”
店家实在怕了,赶忙摇头:“看那穿着打扮定不是普通人家,保不准是达官显贵,我们怎会认得。您也别打听了,省的惹上麻烦。”
那青年知道他是好心,微笑着应了:“我没有什么别的念头,只是看那对夫妇那么年轻便有个八、九岁的女儿,有些好奇而已。”
“小的刚刚听见那小姑娘唤二人哥嫂,他们应当是夫妇二人带妹妹出来逛街。”
“原来如此。”那青年点头谢过店家,心中的疑团却更大了。
“元昭,你可是委屈了?”
沈月淑见到母后一反往常的肃然神情,抿着嘴点了点头。
“身为一国之君,遭到人们的误解再正常不过。”江婉君口气罕见地严厉,“你若因为一句话就心里难受,以后该如何自处?”
沈月淑垂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不发一言。
“你若都不相信自己是明君,官员百姓怎会相信你?你看看新进的那些举子有几人对你不满,难道你要因为几个说坏话的就让其余爱戴您的人担忧失望吗?”
“可那些人说的好话.....也都是您们派人传出去的。”沈月淑红了眼眶,“他们对我并非真心服从,只不过看在父皇的面上听命罢了。”
“古往今来的天子除开国皇帝之外,哪个不是看在父亲的面上继位的?”卫清心中微动,“你既明白有些人说你的好话是被引导,又何必在意那些逆耳之言呢?”
她脑海中浮现出当年的场面——“清儿,你已经很优秀了。我打赌京中即使男子都没有在你这个年纪得到那些将领们认可的,那些人的看法你不用在意。”爹爹叹着气对自己说。
“可我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大多凭借我是爹爹女儿的身份罢了。”
“身份也是长处。那江家女儿名满京城,难道没有仰仗她父亲的官位吗?你的武功兵法也是我教导的,难道因此就不是你的真才实学了?”
原来她当初,也是这副倔强的模样。如今自己建功立业,甚至得以辅佐教导当今天子;成家的日子也不远了。但那个悉心劝解自己的人,却早已不在身边。
爹爹,您近来可好?
是了,大霖平安无事,您在地下又得以和娘相守,定然过得很好吧。
那就请放心,女儿如今也过得很好。
当初您问,我喜不喜欢婉君。现在我可以回答了:喜欢,当然喜欢,女儿恨不得将她一辈子捧在心尖上呢。
沈月淑思虑良久,脸上浮现出惭愧之色:“是女儿糊涂了。”
“我的淑儿若还糊涂,天下的孩童便没几个聪明的了。”江婉君轻声道,“母后只是希望你不要为那些人烦心。”
“谢谢。”沈月淑眼中含了水光,“母后的好心,淑儿自是明白。”
第二天早朝时,沈月淑接到了言官递上来的一大推状子:都是弹劾孝义侯、右将军卫清私自带皇帝出宫,图谋不轨的。
这哪里是骂卫清,分明是在骂她;字里行间威胁着她遵守本分,好好扮演一个礼贤下士的英明君主,否则还是赶紧乖乖成亲给皇家留下一个血脉。
“卫爱卿若要谋反,何必等到此时此刻?”沈月淑冷笑,“你们也莫要说什么尝到权利的好处起了野心之类的话。照你们这么说,朕掌握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就不爱民如子,相反疑神疑鬼,觉得谁都不怀好意?”
她直接将那御史关入了大牢。若无意外的话,他恐怕没机会出来了。
朝中大臣自是无人为他求情。对于卫清带沈月淑出宫,他们也不赞成;但那言官说的将一国之君,尤其是未来的明君当作孕育子嗣的工具,他们更不敢苟同——那才是真正丢了皇家的脸面。
“元昭。”早朝后,江婉君笑着对沈月淑赞道:“你今日表现得很好。”
“谢母后夸赞。”沈月淑嘴角轻轻勾起,却仍旧沉着地应了。
如今早朝议事时,江婉君虽在珠帘后端坐着,却基本不干涉皇帝的决定。只有回宫后,才会私下提点。大臣们对此都很满意;加上江婉君母族均因江衡谋逆获罪,在朝中并无势力,也对她很放心。
他们想着,既然西太后没有威胁,皇帝对她又真心孝顺,在表面上给她几分尊荣也无妨。
江婉君自是不在乎这些尊荣,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名声倒愈发好起来了。
江婉君满意地点了点头:“但为君者,并不是只有威仪便够了。你尚是公主时,一向以宽和仁厚闻名,先帝也因此对你多有赞誉;眼下你在宫外也较得民心。”
“但大臣们看法也是很重要的。”江婉君耐心讲解道:“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才是明智的决定。水至清则无鱼,一心为国的官员并没那么多,每人都没有陋习是不可能的。”
沈月淑有些不服气:“儿臣自然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但贪赃枉法,罔顾民生是大罪,怎能轻饶?”
“元昭一片赤子之心,可惜如今朝廷并非表面上那么正气凛然。”江婉君叹了一口气:“你想肃清风气,也是需要时间的。”
见沈月淑握紧双拳的模样,她无奈道:“罢了,你先回去好好想想。”
沈月淑回到寝殿,魏氏放下手中的针线迎了上来:“陛下回来了。”
“奶娘,这些活计交给小宫女做就行了。您平日掌管宫中事宜,小心伤了眼睛。”
看着她关切地神情,魏氏欣慰地笑笑:“老奴只是心血来潮给陛下两件小衣,没关系的。陛下可是有烦心事?”
“嗯。”沈月淑应了一声,却没继续说下去。
母后教导过,身边的下人再怎么得力,在和朝中大臣世家有联系时也不要商讨朝堂之事。这样,两方都能更舒服些。
魏氏见她欲言又止有些诧异:“陛下......?”
“无碍。”沈月淑露出一个有些娇憨的笑容:“只是在想朝中有什么可用之人。”
“陛下,”魏氏探试地说道:“您若想培养班底,新进的几个举人是不错的人选。”
“哦?”
“恩科探花王小公子机敏过人、虞氏的长子端方稳重,还有......算起来是您的表兄,易家的嫡长子易玖睿。”
魏氏说完,看着沈月淑面无表情的脸,心里突然有些没底了。
陛下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现在再打量,竟已然看不透了。魏氏心里一边为她的成长而骄傲并感叹西太后和卫侯爷教导的良方,一边又有些不是滋味。
“奶娘。”沈月淑终究还是软下了口气:“朝堂上的这些事您不必费心,朕能处理好的。相信朕。”
魏氏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转身离去的身影,终究没有说出“您不信任老奴了吗”这样的话。
她知道,当年那个依偎在自己怀中,声音软糯的小姑娘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如今这个一举一动都挑不出差错的孩童天子。
沈月淑走出寝宫,看着冬天罕见的刺眼阳光,心底悄然叹了一口气。
母后错了。自己并不像她那么良善心软。
想起之前雪叶试探的暗示和雪芽故作天真的询问,再加上奶娘几次刻意提及母妃在闺中时的安乐,沈月淑眼角染上了几分阴郁。
想了想,起轿向宸安宫行去。不知何时,母后的宫殿竟成了最让人安心的地方。
“儿臣给母后请安。”
沈月淑走近凉亭时,看见的便是江婉君倚在柱旁发呆,眉眼间隐隐含着几丝愁绪的模样。
美人含愁时也别有风姿,她不禁呆了一下。
“元昭来了啊。”江婉君挤出一丝笑容:“想好了?”
沈月淑略微犹豫,终究暂且没有追问,而是将魏氏的话原原本本地讲给了江婉君。
母后之前就提过要给易家封爵,是她拒绝了。以她八岁的年纪,若外戚掌权,以后再想夺回来可不容易。
因为怕这个万一,即使母妃生前常常对她讲娘家的好处,她仍然没有给给他们爵位:等她亲政,总有机会的不是吗?
没想到,身边这些人却等不及了。
也许她继承了父皇眼见卫大将军被害的薄情寡义,也配不上母后的悉心教导。
作者有话要说:姬友说军营中将领们的字让人看着很痛苦qaq列一个人物表试试:
卫清,字廉平,化名卫子瑜
卫季,字少兴
夏侯杭,字广渡
任子婴,字无虑
吴佑德,字天禹
罗贤,字崇良
杨慈,字子仁
东方倾城,字子耀,化名东方阳
没错,被泥萌发现了......作者菌爱好起名orz能创造这些人物,实在是最幸福的事了~
@错惜这回我起的人名应该不会被你吐糟了233333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