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班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 第8章 吕尚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骡彭彭,维师尚父

第8章 吕尚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骡彭彭,维师尚父(1 / 1)

<>吕尚周初姜姓部落长。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为周武王尊为尚父,率兵伐纣。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相传于渭水钓鱼时年已八十,但也有称是少年。有兵书《六韬》,系后人伪托。

姜尚(吕尚),即太公望,民间习惯上称他是姜子牙、姜太公。多次谈到过姜子牙。如1939年7月,华北联合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成仿吾校长请作报告。针对学校即将迁往敌后根据地一事,在报告中引用了《封神演义》中的一段故事。他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引用的最多的是姜太公渭水垂钓的故事。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红军行至遂川大汾圩附近,遇到张宗逊,当他知道张系陕西渭南堰头村人时,就立即说:“你是姜太公的老乡呀。姜太公钓鱼于渭水嘛。”(《张宗逊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有一次行军途中,他应战士要求,讲了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姜太公当年在陕西渭水上钓鱼,他用的是无饵的直钩钓鱼,还唱着‘鱼儿,鱼儿,愿者上钩……’,后来嘛,他还是辅佐周武王取得了天下,建立了周朝。”(刘恩营《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陈士榘老将军回忆》,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还恰如其分地将姜太公钓鱼故事作为形象的比喻应用于报告和著述。1945年4月24日,他在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说:“我们对于只要不是坚决的反动分子,而愿意革命并和我们合作的,就来者不拒,‘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他发表宣言:你愿来就来,不愿来的就拉倒,人家了解得很清楚,钓鱼都可以发宣言,我们也可以发表一个宣言。”(《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1949年他在给新华社写的评论《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为揭露美国援华的别有用心,又形象地指出:“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选集》第四卷第1137页)对于姜尚这个历史人物,有很高的评价。1954年春天,他在浙江杭州玉皇山参观玉皇观时,谈起姜尚的故事,说:“姜子牙可是不得了的人哟”,“智勇韬略,远虑深谋。八十岁时被周文王拜为丞相,辅佐文王为兴周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们》李约翰、镡德山、王春川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88页)<>

最新小说: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谍海偷天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