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背叛(1 / 1)

<>时间匆匆,转眼新年即至。

今年小**秘境只成产的只有一季稻,一季根碧草,根碧草因为要培育成为母草,种植期被拉长了,出来这批母草迅速被送到廛市那边赶付开春的下种;而稻谷,当时长默是打着自用的主意种下的,全部是被长默异能化过的种子,种子是好种,可惜当时长默失踪,德胜和阿大心急如焚,秘境这边也没什么心思照料——得亏长默不是个小气的东家,一开始就屯积了一季的粮食,才让几个老农奴没有被饿死的危险。

秘境里面的生态自成一体,因为前任主人的大肆破坏,秘境里面的生物链破坏也很严重,稻谷开花的时候,授粉的昆虫却廖廖无几,依靠风力授粉,成效不佳。

等到花期快要结束,阿大那边才匆匆在兽行那边订了一批可以授粉的虫兽过来,放养入秘境里面,就算这样,也差不多错过了。

所以,这一季稻谷的出产率并不高,虽然划下了将近十亩,出来的谷子不到十斛。让负责种植的老农奴每天都顿足哀叹!

谁都能看得出这是罕见的好米,就算因为授粉不佳的原因挂穗的大半都发瘪,然而长好的那些金黄色的谷粒仍把枝头压得弯弯的,足里见里面饱满的份量,快要成熟的时候,老农奴们甚至每天都能闻到充满饱满灵气的清香,闻着那股生机盎然的气息,连着积劳成疾身体最差一身大小毛病的老农奴都感觉身体松快了不少。

等到收割上来,东家没有吩咐,老农奴们也不敢擅自主张,这批谷子一直放到哑二接手了小**秘境之后,才动手处理。

脱了谷壳,这些米米粒晶莹,米粒一头有抹浅浅粉色,颜色非常漂亮,蒸熟揭开锅的时候,一整间院子都充满诱人清香。摆上餐桌,连不怎么爱吃米饭的长欣和殿下也多吃了一碗。

长默抓了一把米看看,很是感兴趣。

大昊现在有灵茶,有灵果,但品种比较罕见,灵米就更加没有了。稻谷类虽然也有一二个品种有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但远远达不到灵米的程度。

几个大城和渭京中一些大型酒楼所说的灵米,其实只是打着灵米的旗号,说着好听的,压根没这种东西。吃了也不会像灵茶灵果那样对修者有一些增益的作用。

区别普通米和灵米,就是里面包含灵气和生机。

长默估计,自家出产的这个新米,有点儿触摸灵米的门槛了。大概随着他异能的增长,异能改造出来的种子品级还可以提高。

目前有这种成效,他已经有种意外之喜的感觉了。

按照他的估计,普通人特别是身体比较虚弱的人长期食用这种米,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因为这个原因,瑛娘觉得她的长兄一家更需要这种米,作主划给了两石。

长默也不在意,反正本来就准备自用的。他虽然对沈舅舅没什么感情,但却挺疼小时候照顾过段时间的小宝,后者后面也参加了接疫,很幸运地通过了,可惜资质是最下等的,也因为这样,身体更差了,家里头父子俩两个病歪歪的药罐子。

等到启淳回京,长默就让他拿一些带上去。

一小碗米饭在大帝的餐桌上太寻常了,等大帝不知不觉干掉五碗,还想加一碗,太监告罪道没有了,大帝才后知后觉发现今天吃的饭真香,一问才知道这是长默让带上来的。

大帝很不高兴地丢下碗筷,既然知道是带上来给他的,怎么就带这么少?

得,儿媳妇还没叫上,先摆公公的谱了。

过了好一会儿大帝才又记起,自己一向五碗的量,负责他的膳食的御厨又有些小脾癖,不喜食物浪费,大帝吃五碗他还真的就按五碗的量煮,一粒米也不给他多放,还真不干人家长默什么事。

启淳让人送到御厨的米袋,虽然也确实没多少,但不至于才五碗。

丈帝嗯哼哼完,难得表扬了下长默,这谷子种得好:“这也是他那个异能捣鼓出来的东西?”

殿下骄傲地点头,暗示:“父皇,这谷子可不好种。”

好吃吗?好吃的话是不是该表示表示?

大帝也没小气,长默的身份没公开,不好送什么有实质性价值或利益的东西,但送点年礼什么的为长默一家人这个年节添砖加瓦,还是挺有看头的。

重要的是,这在殿下看来,是一个和解的信号,一个大帝对长默态度转换的转折点。殿下对他爹的脸色总算好了点。

父子俩之间其实还是有点小矛盾的,启淳就不用说了,大帝这边对自己所作所为一开始虽然也有点不好意思,可启淳一跑路他就跳脚了,凭啥啊,儿子养那么大有什么用?心都是向着别人的!就因为那么点破事儿就冲他父皇瞎咧咧,还跑起路,离家那么多年回来连家里的板凳都没捂热!

重点是,老婆不在,儿子在最该呆在皇宫的时候也跑了,摆明了告诉大臣们他又干了什么惹怒老婆儿子的事了,天知道面对大臣们暗地里质疑的眼光,大帝还要维持表面平静,装得多辛苦!

大帝的威严受损,算谁的?

再然后,还有那张简讯,大帝被老婆气得拍桌子,可大帝又不傻,看不出里头儿子的故意挑唆。

可以说,父子俩这回见面,是忍着暗火的,大帝一直忍着要爆揍儿子的冲动。

结果因为一碗饭,陛下没给儿子挑刺,殿下也中断了摆脸色,两个暴脾气凑到一起,难得和谐。大帝威严地用完饭,暗暗揉揉肚子,感觉这顿吃得浑身舒畅。不由问道:“这样的米有多少?”

启淳道:“没种好,真的不多,就够自家人吃。”

听到“自家人”,大帝表情又舒畅了不少,这个媳妇,还是有点儿懂事的。吩咐道:“送点给你阿父尝尝,还有你外祖,最近她可能吃不太下饭,再送点给阿南。”刚坑了人家一把的大帝含蓄道。

启淳点头。

大殿这会儿陪着风老太君以及侄子在皇庄疗养。

青鳞卫把皇庄守得跟铁桶一样,启淳一直不出现,大帝夫夫俩也不提结契的事,家族里三个本系比较能干的成员,一个被外派,两个近的一个被弄到青色崖试练秘境里主持明年开春试练等同与世隔绝,一个被派到凤城陷入四大城之间派系纷争不可自拔,老太君再傻也看出事情有变。

大帝说得对,老太君确实不怎么吃得下饭。

风家形成,历史原因有点复杂。风家第一任先祖青鸾,原本只有一人,后来,她的麾下陆续归顺了百鸟。

可能因为体质特殊,这些鸟族大部分都能觉醒双异能,并且,可能是因为当时处于天变初始,这些可以变异双异能的特殊体质本身残存比较浓郁的血脉灵气,导致他们大部分都通过了当时并不完善的接疫。

这些拥有相同体质的鸟立下血脉之契,自愿归顺青鸾之下,接受青鸾的指点和传承。

这些追随者跟着青鸾和昊南北征战,统一大陆,建立王国,他们之中,有一部分原本渴望悠闲、自由自在的生活,因为感恩和责任感而留下来;也有相当一部分,在世俗间与权力与各种诱惑沾染接触,逐渐有了各自的利益和**,也是后面这部分人的鼓动下,有了屹立大昊朝堂的风氏。

这便是最初风氏的由来。

也因为这个原因,同为风氏一个风,里面其实派系林立。

一千多年更迭,一代代的洗牌,门阀内部的势力组成也发生着变化,但总体离不开这个大框框。

每一代推出一名大殿,成为维持这个大家族表面平衡的权力制衡。

这属于家族利益,和朝廷大利益不冲突。

这一代,大殿候选人被推出来的首选是耀南,除了他本身足够优秀,也是因为,他的父母一支在族中处于各派系间的微妙平衡点,由他坐上那个位置,符合各系的利益,这是通过各个派系之间的博奕之后所默认的结果,人选上达成了一致。

这是最好的结果,这一代的人选并非某一派压倒另一派所推出的。

处于风老太君的位置,辛苦维持家族的平衡将近百年,这方面深有感触。

这一代大殿,也就是风涯大殿,当初就不是符合这个利益链条的人选,是以,建章大帝当初的追妻之路非常坎坷,好不容易老婆到手了,风老太君也因此登上家主之位,这个结果却导致了家族内部利益失衡,老太君好几次差点从那个位置上被掀下来,在她这个年纪这个位置,没有比维持家族平衡更加重要。

老太君不相信儿子不懂她的用心,所以摸不准儿子的用意。

而这边的隔绝,并没有影响朝廷那边的进展。

随着启淳的回归,朝臣开始有敦谏大帝立储的声音,同时,册立邸君提议也一同响起,而邸君的人选,风家的耀南看着就挺好,足够优秀,还刚立下大功。

本来,风氏内部声音达成一致,朝臣也不再有贰话,整件事情就是走个过场,水到渠成。

结果,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事却有波折,就有另外的大臣跳出来,反驳谁说的,风家的某某某看着更好。

风老太君也终于明白了儿子的用意。

他分明是跟母亲有了异心,所以通过这系列的分化,孤立风家最拥立耀南这个人选的几个人,让先前被压下的另一个派系又看到了另立人选的希望。

耀南虽然是符合共同利益那一个,但总有对某一派系来说,不是自己的最佳利益。

大殿的目的,就是把原本家族内一致的声音,重新搅成一滩浑水!

从他把她带进皇庄之时,就是对母亲的一次背叛。

老太君气了个倒仰。

“母亲,对不起。”这是大殿唯一能跟母亲所说的。

气怒攻心的老太君龙头拐狠狠落在大殿背上,盛怒挥出的一杖拍出沉闷的声响,大殿的腰背一沉,龙头拐上装饰的宝石摔落在地砖上,宝石摔出了裂痕,倾诉着母亲的不敢置信,伤心和不解。

为什么?为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墨染尺素,白团梓,从没胖过的钱包的地雷么么哒~

嘤嘤各种废,家里俩猫在外头招了身跳蚤回来,差点把我咬成傻逼,钻痒呜呜呜不知道啥时才能痒到头﹋o﹋166阅读网

<>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谍海偷天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