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苦中有甜(1 / 1)

<>常言道: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妈妈回忆起那时跳伞的情景,就有这种感觉,在苦累里挺进,在甘甜中收获,她还是坚信侦察连一班长说的那句话:要想体会到那种‘收拢’感觉,只有多练,慢慢就会体会到了。

跳伞就是这样,南腔北调也好,众说纷纭也罢,跳伞要领最后还是要**不离十地落到着陆、操纵上,说到底还得靠练。关键是需要在练习中用心体会和琢磨,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在跳伞中有质的感悟和飞跃。

在那段时间里,妈妈和女兵们跳伞训练都非常刻苦,不想让人小瞧女兵。她们和男兵一样,一跳就是几百次,很多女兵腿练肿了,弯不下腰来,腿不听使唤,甚至有人上床还需要搀扶,但她们从来没有间断过训练,想偷偷懒、歇歇脚什么的。在她们的脑子里,这是一种希望,一种寄托,就是要把女兵们的风采撒向蓝天、铺满大地,声张宣扬起“半边天”的风范气宇。

当然,女兵们不是没有情绪,不给她们配备专职跳伞教官不说,而且她们常常是利用业余时间训练,不能与战斗部队争训练场地……这种感觉虽然她们已是习以为常,渐渐适应了,但这里的苦楚,这里的抱怨,还会隔三差五地迎面扑来,在她们心底里和脑海中倒腾着、久留着、掀起不小的波澜,或多或少会影响她们的情绪。

妈妈是一个善于自我调整心态、心理上很容易得到平衡的人:虽然战斗部队利用正课时间训练跳伞、叠伞和做一些与跳伞有关的工作,但他们大部分时间还要训练射击、投弹、刺杀、爆破、格斗、战术进攻等科目,他们更苦更累压力更大。再则,她们没有跳伞任务,理应让大部队正课时间训练跳伞……每当妈妈想到这些,怨气就消了,感觉就会平静下来,有时还能平息、疏导大家的怨言。

妈妈的钢笔字写的好,要给文工队出黑板报,她在黑板报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当你看到他们端起枪支,用‘三点一线’瞄准射击时,你就会感到他们扣动扳机时的那种使命和担当;当你看到他们举起*、投到远方时,你就会感到这里的精准和分量;当你看到他们进行格斗训练,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时,你就会感觉到他们的勇气和胆量……”

妈妈总想用这种方式,化解和舒缓一些人心中的怨气,让理解万岁,让合作欣慰,让心灵中的支点有了怡悦的支撑和色彩。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人处事总是替别人着想和分忧,宛如一株深秋不败的菊花,饱受风霜却枝头绽放,把美丽花朵撒向人间,去迎接那色彩缤纷、姹紫嫣红的时刻。

为了早日跳伞训练合格,走上充满兴奋和刺激的阳光大道,妈妈每天都练上几百次跳伞着陆动作,从未间断过。有时,训练场地实在紧张时,或是下雨天不能室外训练时,妈妈就在宿舍里苦练起来。她把被褥铺在地上,在床上放个凳子,从凳子上往下跳,两脚并拢落在被褥上。大家见此挺新鲜的,纷纷夸奖,还风趣地说这是“牟晓峰跳伞法”。

哎,你甭说,妈妈对这个别出心裁的“跳伞法”乐此不疲,练了又练,跳了又跳,这种跳法既简单又实用,没有人给你争位子,完全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天地,就像入魔入幻似的,是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洗礼和磨练。不少女兵见此方法不错,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她们试跳了几下后,感觉还行,完全是一种乐在其中的超然境界。

记得有一次,妈妈晚上演出回来感到有些累了,天色也晚了,不知还练不练。“小牟,不能停,每天都得练!”“真金不怕火炼,关键时刻不能松劲,练!”每当妈妈犹豫不决时,这些话儿就会跳蹦出来,在她的脑海里响起,在她的毅力中加冕,成了她的“监督哨”、“自律岗”,促使她自觉完成每天的跳伞训练任务,一天都不能拉下。

在这种天天训练的日积月累中,妈妈渐渐寻找到那种“收拢”的感觉……这是一种只可意会的感觉,在着陆的瞬息间,全身肌肉收拢收紧,整个身心张弛有力有度,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相互映衬,无声无息中在她心里开花、结果、留下烙印。

妈妈人生中有个信条:苦点累点死不了人,多干些工作还能给大家留个好印象。她的这个见识实实在在、充满哲理,把善良着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去面对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和沟沟坎坎。很多女兵对妈妈印象很好:一是她身材娇小玲珑,可她练起跳伞来标准却不低,每天把跳500次平台列入她的任务目标,有股子吃苦耐劳、刻苦训练的实诚劲儿,令人钦佩。

二是妈妈没有架子,待人处事谦和友善,尤其是跳伞训练的时候,有些人专挑伞训教官教她跳伞,其他人教不练不跳或是随便应付。妈妈却不是这样,不管是干部战士,她都虚心向人家学习请教。所以,她说她是吃“百家饭”练成跳伞的,这是实话实说、一点不假。

当然,女兵们练跳伞并不是平坦大道、一路顺风,而是有沟有坎有山坡,甚至还是蜿蜒曲折的小道和山石累累的深谷。有个名叫戎轻的女兵,跳平台总是双腿并不拢,她自己也急得要命,因为跳伞时降落伞以每秒6至7米的速度往下落,双腿并不拢很容易伤到脚脖子。

戎轻不知是急中生智,还是顿开茅塞,她站在平台上,用草绳把自己的双腿紧紧捆住,然后自鸣得意地说:“大家看好了,这回我的腿肯定能并住了。”

见她这副模样,大家心里挺纳闷、也挺好奇,她们还没有见过这种绑绳跳法,不知这种奇思妙想出来的办法行不行、中不中?

戎轻往下一跳,“嘭”的一声,草绳崩断了,她的双腿又分开了……大家笑得前俯后仰,有人还笑得差点噎住气,直喊肚子疼。

戎轻并没有泄气,她向一位经验丰富的伞训教官请教后,才知道这主要是个心态问题,越是从高处往下跳越害怕崴住脚,着陆时双腿不由自主地老是分开,求得站稳和身子平衡。

伞训教官专门为她制定了一套特殊训练方法:譬如平时走路时经常双腿并拢向前蹦一下;从平台最低处往下跳,使她逐渐养成双腿并拢的良好心态和习惯。这套训练方法果真收到明显成效,使戎轻这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有了自己的飞天梦想和自信心。

兴许是事物有着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发展规律,让女兵们感到苦中有甜得是,她们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很多累,但终究是苦到尽头方是甜,她们的跳伞技术普遍得到提高,一步步走向成熟和欣慰,用她们的心血和热情铺就出走向成功的道路。

——跳“飞机”时,她们弯腰抱腹,列成一排,一个接一个地跳出“舱门”,动作紧凑连贯、忙而不乱。

——跳平台时,她们双脚并拢,落地稳当,动作扎实厚重,留下一个个功力圆满的身姿和足印。

——跳吊环时,她们飞身而下,双手松开吊环后,“嗵”、“嗵”落地,个个安安稳稳、神情自若,脸上露出喜悦舒畅的笑容。

记得有一回,妈妈刚刚跳下吊环平稳落地,一位路过的苏联顾问说:“哈拉硕(俄语:好)!”得到苏联顾问的表扬,妈妈更有信心了,她就像吃了蜂蜜一样,满身心充满着甘甜和润香。

经过一番自我观测和评估后,班长与妈妈商量提请组织验收的事情来,这是一件大事,能不能跳伞就看此举了。说真的,它就像一炬火把,在夜晚中照明方向;它就像一把钥匙,在期待中打开门锁……这种皆大欢喜的事情,多么渴望能早日到来、早日降临啊!让大家吃上希冀已久的定心丸。

班长心中有数地问大家:“怎么样同志们,我们有信心通过验收吗?”

“有!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连男兵们都说我们练得差不多了,可以验收了。”

“到时候该怎么跳就怎么跳,不要紧张就行了。”

“没啥难的,这么多的关都过来了,还怕这一关。”

大家议论纷纷、信心十足,从她们的脸上可以看出那种自信的勇气和无畏的胆量。

“那我就向领导正式提出验收的申请了?”班长一本正经道。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女兵们就是凭着这股子“不信鬼,不信神,就信自己两条腿”的毅力和担当,在没有正式伞训教官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她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终于迎来了旅首长和苏联顾问的验收考核。<>

最新小说: 公主万福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我的女友是诡异 三国美色 催昭嫁 霓裳铁衣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